我国最早的一次石刻牌匾工程: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由议郎蔡邕主持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建于太学,隶书体,世称"熹平石经"。该石经至光和六年告成,历时九年。字体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极为有名。是中国历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经。据记载,石经刻于46块高一丈、宽四尺的长方形石碑之上,共20多万字,因仅用隶书一种书体刻成,所以又称'一体石经'"。后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总共发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其主要残留碑块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熹平石经》残石照片
可以确认为蔡邕手迹,是汉《熹平石经》。范晔《后汉书.蔡邕列传》叙述此事有云: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缪,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减去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熹平石经》拓片
《熹平石经》拓片
不但《蔡邕列传》有载,《灵帝记》《卢植列传》《宦者列传》均记载,熹平四年春三月,灵帝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至于究竟是五经还是六经,各家传说不一。不过据查,实际上当时是七经,即《诗》《书》《易》《礼》《论语》《春秋》,又将《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合为七篇。据杨龙骧《洛阳记》:太学在洛城南开阳门外,石经共分四十六碑,在《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署名,可见蔡邕书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熹平石经》拓片
书法史家从中看到了蔡邕书碑,也看到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一般说来,这些车辆满街陌的观者既有“取正”诸经的学问上的要求;也会有一睹名人书法风采的艺术观赏上的要求。名家作书、观者如云,这正是书法史上最早的创作与欣赏交流的好例——弥足珍贵的好例。
《熹平石经》拓片
所谓的李斯书篆,实在也是个空泛的传说;而如郭香察、仇靖、仇佛的书汉碑,虽然有意义,但有时在书法史上不知名,也缺乏足够威望的一般事实而已。蔡邕是后汉书法史上手屈一指的人物,又有观者如云的什么立场的记载,因此,他的例子是第一流的。其实,刻石经蔡邕并非第一人。早在西汉平帝之时,王莽就令当时的古文字家甄丰摹刻古文《易》《诗》《书》《左传》为石经,但由于甄丰在书法史上缺乏足够影响;因此虽占着先鞭,却并未受人重视,而不得不等到蔡邕举手一挥。其间的差异,实在是很发人深思的。
《熹平石经》拓片
《熹平石经》置于洛阳太学若干年,被称为一大奇观,直到晋室南迁,中原战乱纷争,洛阳文物日渐凋零。据郑樵《通志》称:“奈当汉之末祚,所传未广,而兵火无存,后之人所得亦稀矣。”是知早在汉末已毁于兵火。但《金石萃编》引于慎行《比塵》却称:“洛阳石经,晋未尝损失。至元魏,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取之以建浮屠精舍,大致颓落。间有存者,委于榛莽。”则是至《熹平石经》既非毁于火又是在北魏时因修寺塔时凋零四散了。方勺《泊宅编》则另有一说:“自北齐迁邕经于邺都,至河滨,岸崩,石没于水者几半,隋开皇中,又自邺运入长安,未及辑理,寻以兵乱废弃”。又指此经在北齐时先厄于水,隋时又再厄于兵战,三说无论是在时间、地点、损毁原因均不一致,孰为是非,尚有待于考核了。
《熹平石经》拓片
偌大篇幅的《熹平石经》,当然不可能蔡邕一人所能为。且因带有厘正诸经文字的实用书写目的,故书法也着意强调端正与准确,后人有所谓其“是两汉书法的总结”,未免言过其实。
《熹平石经》石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