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摩崖石刻
近年来,笔者在访游名胜古迹中,发现诏安县还保存着摩崖石刻八九十处,可读可认的尚有七十多处,这是我县做为“书画之乡”的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著名风景名胜区九侯山和明代海防要塞悬钟城,也零星分布在龙山岩、真武山、石泉井、狮头岛等地;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名家、官宦所题,也有宋、元高僧的笔迹,以及清代先贤的手笔。这些,说明诏安县摩崖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
在九侯山福胜岩天然石洞内壁,有一块迄今发现属于全县最早的石刻,文曰:“□溪清泉僧云岳,俗姓胡,于丙申闰正月望日重修福胜岩,架造毕于戊戌年。长湖保弟子郑泖,发心开岩前田一段,舍入岩供养,为祖妣胡十三姐十月七日造忌,又为僧钱弟子乞降福祥。重和元年戊戌正月一日,住岩僧云岳立,金春刻。”重和是宋徽宗的一个年号,重和元年即公元1118年,距今将近九百年。
由九侯禅寺得道僧无碍,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于山门外大石壁上刻的“九侯名山”四个擘窠大字,笔画凝重,嶙峋光烁,同明万历七年(1579年)云南参政罗汝芳题、诏安知县邓于蕃在九侯山天然石门顶上刻的“天开”两个浑厚秀劲的大字,互相辉映,为九侯山山门“大天开”增添了光彩。
明代书法名家、福建布政司右参政蔡潮,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到悬钟千户所城巡察期间,留下多处题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望洋台”和悬钟《八景》诗。“望洋台”三个端楷大字,笔墨饱满,笔力雄浑,每字有一米半见方,刻在悬钟城南门外滨海的一块巨型石屏上,倚屏小立,远眺万顷汪洋,气势磅礴;近看海涛汹涌,震撼山城,是悬钟城的海上门户,因而此处被称为“钟门巨浪”,成为诏安的二十四景之一。悬钟《八景》诗,镌刻在悬钟城东门外湖野山麓班刀石附近,是八首七言律诗,占石面积十六平方米,端楷,小题字八厘米见方,诗文字四厘米见方,吟咏当时悬钟城及其附近的景物。(全文见《悬钟城明代摩崖石刻辑录》)
在明代隆庆、万历期间,驻守海防要塞的武将、文士,如张元勋(浙江天台山人,时任副总兵,后官至都督)、于嵩(浙江钱塘人,于谦之子,时任南澳副总兵)、刘大勋(安徽六安人,时任南澳副总兵)、罗拱辰(广西马平人,时任海防同知)、蒋基(江苏苏州人,时任南路参将)等等一二十人,纷纷在悬钟城内果老山上的崖石壁上刻诗题词,吟咏悬钟城的险要,歌颂平倭寇的功绩,有楷书、行书,也有草书,一共三十多处。这些石刻,不但使果老山风光更加旖旎、壮丽,而且成为全县最为壮观的一处明代摩崖石刻群,被誉为“闽南第二碑林”。(详见《悬钟城明代摩崖石刻辑录》)
在桥东镇内凤楼外凤楼之间的真武山上,有一处“巨石嶙峋,中一石穿两孔,泉涌气通潮汐,旱不能干,雨不能溢”的真武石井,井的右侧石壁上镌刻一首《蒙泉甘露颂》,其文曰:“石函水火,鸿蒙元晶,在天悬象,在地化形,在人成性,朗朗常存,三元和合,服石飞升。”旁识“无心曷翁题”。传说古有仙人到此所刻。
全县石刻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清代本县人林天翔、林壬父子在九侯山上的题刻。林天翔是清咸丰元年(1851年)的举人,他在九侯山山门大天开左侧的大石壁上,仿宋代王梅溪(王十朋)在温陵(泉州)题刻的真笔“万山第一”四个秀劲大字,“摹勒以镇山门”。他的儿子林壬(字二有,清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曾于光绪十一年任山西省乡试正主考官),在九侯山原来的风动石上镌刻一首题咏风动石的诗,诗云:“托地何巍然,不受藤萝绊。峭影摇秋空,白云皆惊散。小别倏八年,重来蹑绝险。问君识我不?无言头自点!”不少九侯山的游客,对林壬的题咏,能朗朗吟诵,感到回味无穷。
(载于《闽南日报》1996年7月5日第三版,
:湖南省最大的摩崖石刻浮邱山摩崖石刻
:李苦禅与石刻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