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清摩崖石刻、碑刻
摩崖石刻是重要的历史文物,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书法艺术与雕凿工艺的统一体,也是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实物资料,它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现代文明的一大景观。千年古邑闽清,自古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地灵人杰,文脉强搏。多少年来曾吸引着众多的文人骚客游历探访,并留下墨宝题镌。
近年来,福建闽清县文物部门对民国版《闽清县志》金石卷中记载的摩崖石刻逐一进行了寻找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惊喜地发现,志书上记述的摩崖石刻许多都还健在,有的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存较好。调查中我们还根据群众提供的一些关于摩崖石刻的线索进行寻找,新发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摩崖石刻。从而丰富了我县摩崖石刻的内涵。但是也有一些现象令人担忧和遗憾。担忧的是,一些石刻由于没能引起人们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或者说人们还认识不到石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使得一些石刻长期被淹没在泥土中,有的甚至正在被人为地埋没受损;遗憾的是,至今还有的石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遭到毁坏以致消失。
迄今为止,闽清县共发现摩崖石刻23处,其中有南宋理学家朱熹、宋状元郑性之、爱国诗人张孝祥等人的摩崖石刻,为了使这些石刻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今天的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
白云山石碑
建于宋景佑三年(1033年)的白云寺,位于白樟镇白云村,旧时享有“八闽第一丛林”之美称。在寺之南面树立着一块石碑,碑呈深灰色,砺石质地,长方形圆首。通高4.4米、宽1.35米、厚0.35米。碑额为篆体“皇帝御书”四字呈右读两行排列,周作双龙戏珠图案。碑正文楷书阴刻直写“白云山”三大字。字体匀称端庄,刚柔并蓄,气势不凡。左右碑沿以缠枝云草纹装饰,俊秀细致。碑左下方落“皇帝玉玺”叠文方形印章,末脚从右至左作竖式镌刻40行约500多个2厘米见方的小楷文字。由于石碑早年横卧荒野,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大部分文字字迹模糊不清,能够变人的仅见“圣恩”、“淳祐陆年捌月”等数十字。石碑的另一构建石雕赑屃,(俗称石龟)为花岗岩质地,长2.4米、宽1.8米、重约5吨。石龟体态健硕,伸脖翘首,双目凝视前方,憨态可掬。据调查,此类规格石碑乃闽清有史以来仅有的一块,足显其之珍贵。一九八一年石碑被闽清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际上石刻
位于云龙乡际上村之村口,南宋爱国诗人张孝祥(字安国)题写。
“起傅岩”三字为楷体直书阴刻,字径约1米。字迹结构严谨,笔力苍劲。在其左右侧,各勒一道圆首碑状题刻,由于年代久远,右碑已佚,左碑为张安国、萧千岩(肖德藻,邑人,南宋诗人)联名所作七律一首犹存。诗云“欲识东君去信催,古人止渴意思梅;根茎虽向春前发,枝叶曾经雪里开;万木丛中推作首,千花圃内独为魁;高才应是和羹手,何必须教傅来说”。
“起傅岩”缘以殷商时代的名相傅说。傅说原在山西省平陆县傅岩这个地方为奴当版筑工。殷高宗武丁注重真才实学之贤,重用傅说。与傅说相比,里人陈祥道、陈旸兄弟也是出自陇亩,出身贫寒,而也被朝廷所重用。陈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后人援引商代傅说筑“傅岩”,国家大治的故事,名曰“起傅岩”。
龙首岗石刻
位于云龙乡际上村口凤凰山的石壁上。石刻为楷书阴刻,字径70厘米,字迹骨肉相见、端庄浑厚。由里人陈祥道所书。其旁还勒有20厘米见方的“高折仙桂”、“折桂”两款石刻。
在起傅岩题刻旁还有三处题刻,分别为“早入中书”、“高折仙桂”以及落款作张咏的七律诗一首。诗曰“傅说岩前流水声,两山回抱洞中夹。宏桥头德应□坠,衣锦返乡继古人”。一九八五年闽清县人民政府将题刻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溪坪石刻
梅溪坪位于梅城镇台山脚下,梅溪之东畔,赖下桥东北侧。这里,突兀一石岩,由岸壁向溪中延伸,面宽平,可容十余人。岩壁摩崖高
300厘米,宽300厘米。其上石刻位“梅溪”、“山清水秀”等。“梅溪”石刻为楷书,横纵各一行,字径50厘米见方,落款作“晦翁书”三小字。在石刻的上方,镌刻着的楷书“山清水秀”四字,字径高40厘米,宽35厘米。落款作“郡守李拔题”。此外,在石壁下方还镌刻清代县令何琬七绝一首“中秋载酒到梅溪,水色山光白露凄。风雨欲来人尽醉,诗成反棹月明时”。一九八五年闽清县人民政府将石刻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旧时的闽清梅溪两岸普植梅树,素有“梅花十里地”之美称,那是梅溪溪水碧绿清澈,波光粼粼,每每泛舟其中饱览旖旎风光,顿觉心旷神怡,犹入世外桃园之境。南宋理学家朱熹为避学禁,屡至梅邑,见此山水幽洁,景致宜人,且梅开花香,欣然泼墨挥就“梅溪”二大字。
留云石刻
石刻位于下祝乡后峰村垱狮岩壁上,为魏书横排阴刻,字径高30厘米,宽40厘米,落款“晦翁书”三小字。石刻显得凝重古拙,从中可以看出朱熹书法功力之老到。晦翁为朱熹字号,他在福州鼓山、乌石山、风丘山、亭江、长乐等地均遗有摩崖石刻,旁款皆用“晦翁”。
在石刻旁原建有文昌阁,清代里人林清照、林丛桂少年曾在这里吟诗作赋,苦读经书。林清照后取得进士科第为官于重庆奉节知县;林丛桂考中举人出任山东商河知县、后升济南府代府尹。衣锦还乡时故地重游感叹家乡仿如世外桃源,挥笔“世外读”镌刻于石壁上。一九九六年闽清县人民政府将石刻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松岭石刻
位于梅溪镇樟洋村。相传万松岭原曰“无名岭”。当年里人郑性之在县城“梅溪书院”读书,要经常往返于无名岭。那时无名岭上是万树成林,松涛不绝。郑性之每每行走在林间石道上,总是心潮澎湃,惬意无比。后来,郑性之中得科举状元回到家乡,再次踏上无名岭时,便触景挥毫书就“万松岭”三大字勒于石上。
石刻为纵式三行排列,“万松岭”三字为楷书阴刻位居中行,字高82厘米,宽60厘米,旁款为“清溪郑、性之书”,字经20厘米见方。题刻字体结构严谨端庄,笔力猷经劲苍老,从字中可以看出郑性之的书法师承晚唐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一九九六年闽清县人民政府将石刻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刻旁有一山石,上镌刻民国时期(1944年)闽清县长徐尧昭隶书“听涛”二字。
白岩石刻
在梅溪镇樟洋村东面有一崖壁,崖面平整如砥,颜色洁白似雪,人称之“白壁岩”。其上镌刻着“白岩”二大字及其它小字等。石刻为纵式排列四行,“白岩”二字位居中间,“白”字字径0.50米见方;“岩”字字径高0.75米,宽0.65米。题款为“清溪郑、性之书”,并记“绍定六年三月刻”。此款石刻字体与郑性之一贯的颜体风格略有不同,石刻从字体上看具有魏碑的感觉,又有隶书的结构和颜体的痕迹。其字方正而不呆板,古拙而凝重,字里行间透露出郑性之在书法造诣上深厚的功底。
甲高岭石刻
位于三溪乡佳垄村甲高岭的古驿道旁的巨石上。字体为楷书阴刻、由右至左横书。字径分别为“甲”字高0.50米、宽0.42米,“高”字高0.55米、宽0.40米,“岭”字高0.60米、宽0.44米;落款为 “淳佑壬子仲春口”数小字。但此款石刻没有署名,是为避标榜之嫌。
相传郑性之当年是从这里走出闽清进京赶考的。当时这条路既小又陡,郑性之与书童一路艰难地行走一路畅想此番殿试之情景。书童不时赞扬并祝愿先生能高中头甲状元,郑性之也许下诺言,如能中得头甲,我一定在此建亭修路以利后人纳凉栖息。嘉定元年(1208年),郑性之果真中得当年的殿试第一,但由于他忙于朝政无暇顾及局部小事。直至在告老还乡的淳佑年间,才得以遂愿铺路建亭之事,并挥毫题写“甲高岭”三大字勒于石壁上。
观云岫石刻
位于东桥镇朱山村南面山麓。旧时朱山曾名珠峰。这里峰高耸翠,流水屈曲,云雾缭绕,与闽侯梧峰遥遥相应。《闽清县志》载:朱熹曾在龙津(今东桥镇)讲学,见朱峰高耸清萃,流水曲折,云雾缭绕而题 “观云岫”三字勒于卧岩上。落款 “晦庵”两小字。在石刻左侧刻有“绍兴甲戍得臣,后乡同登”等十小字。题刻为繁体正楷阴刻直下,字径约0.4—0.47米。清代邑生员唐聪曾有诗云“龙津去不远,吐出夜光珠,十乘渺乎小,腾空照凤梧”。清道光年间,邑举人林瑞麒建奎光阁、朱子祠于其上;咸丰年间,邑人谢葆琳等人添建听泉轩、环翠山房。由于年代久远,建筑均荡然无存,仅余两通记事石碑。
振衣石刻
位于白中镇普贤村广济岩,镌刻在一岩石之上。据《闽清县志》载:“振衣”二字为朱熹所书。石刻为横书阴刻,“振”字径30厘米,“衣”字径37厘米。落款作“龙石吴子道口书”。字迹圆润苍老、古朴凝重。《楚辞.渔父》中曰:“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谢眺《观朝雨》诗云:“平民振衣坐,垂门犹未开”。(该石刻县志上作朱熹书有误,待考)
龙溪石刻
位于上莲乡卑溪村上村坂自然村前洋卑溪东岸石壁。卑溪水流由东向南蜿蜒而去。溪流山涧的磐石上镌刻着“龙溪”两大字。字为阴刻繁体楷书直下,“龙”字径高74厘米、宽71厘米,“溪”字径高71厘米、宽58厘米。题刻书法结构严谨,古朴苍劲。相传为南宋理学家朱熹入梅讲学路过此地,见溪流飞奔宛如蛟龙出水,欣然书就。在石刻内侧的石壁上镌刻“仙居岩”三小字,不见署名。两处石刻作者尚待考证。
祝圣放生池石刻
在云龙乡潭口村昙溪一名曰“瀑隆水”的涧壁上,镌刻着“祝圣放生池”五大字。字为左读横书楷体阴刻,字径60厘米。石刻书法结构严谨,笔画丰润饱满。在距该题刻下游约5里梅溪西岸的岩石上也有一处“祝圣放生池”石刻,字径0.20米见方。两处题刻均为南宋绍圣年间闽清县令祝圣所书。相传,县令祝圣心归佛门,慈悲为怀,平生喜好放养生灵,常把他人捕捉的鱼虾鸟兽购得后一一放生。发现的两处题刻当为祝圣身前放生之地。
白云渡石刻
“白云渡”石刻位于白樟镇白云村梅溪北岸的溪礁石上。字为楷书阴刻,字径0.40米见方。旧时,溪水清澈,水流湍急,溪上没有架桥,两岸往返者仅靠渡船通行。位于溪流之北的“白云寺”在南宋时期有名贤和朝中官宦脱离仕途束缚在这里避世隐居,更有理宗皇帝御笔题碑,使得白云寺闻名遐迩,众人纷至沓来,白云渡也因此得名更名声鹊起。清邑令姚循义有诗云:“为课农桑又出城,渡头烟柳雨初晴。白云深处人家在,鸡犬遥闻隔岸声。”该题刻没有落款,但在虎丘黄氏宗谱中记载,为清道光进士邑人黄登鲸所书。尚需考证。
鹫峰摩崖石刻
鹫峰位于坂东镇文定村境内。这里仍保留千年古驿道“鹫峰岭”。旧时鹫峰岭上有“鹫峰寺”。文定村历史上人文鼎盛,出过宋代状元许将、龙图阁直学仕许分、进士许登、许伦、许俭等名人。据《许氏宗谱》记载:南宋有许俭游朱子之门,人称真儒。朱熹曾两次到他家做客;状元郑性之、理学家林蒙等也都到过他家,并留下墨宝。清乾隆间有举人许国、许智、许经拜三兄弟,府考列为一、二、三名,人称“河东三风”。许国曾主持重建鹫峰寺,并在鹫峰山数十年。文人墨客会集,留下一批摩崖石刻。嘉会台、虎啸岩、蛰龙池题刻均佚名,是否予以上名人有关,尚待考证。
嘉会台石刻
位于坂东镇鹫峰村,在一岩壁上镌刻着“嘉会台”三大字。字为繁体楷书直写,字径分别为“嘉”字高68厘米,宽58厘米,“会”字高72厘米,宽62厘米,“台”字高74厘米,宽56厘米。
虎啸岩石刻
在坂东镇鹫峰村鹫峰寺旧址前稻田有一磐石,岩面平整,其上镌刻着“虎啸岩”三大字。字作繁体楷书,纵式阴刻,“虎啸”字径50厘米,“岩”字径70厘米见方。字体结构方正,笔力苍劲。
在武夷二曲溪南有山名虎啸岩,因其四壁陡峭,壁有一巨洞,山风穿过洞口发出如虎啸般的响声,故得名。在当地亦有传说,古时,有仙人骑虎啸于岩上,故名。鹫峰虎啸岩题刻位于两山冲,山上松涛声不绝于耳,每遇大风刮过山冲,犹如虎啸。此名是否缘此,尚待考证。
蛰龙池石刻
在坂东镇鹫峰村,镌刻山石平面上,字作楷书一行纵式阴刻,字径30厘米见方。结构严谨,笔迹苍劲,显露颜体之风格。
象山石刻
位于三溪乡佳垄里村东面甲高岭尾下马垄,这里古松苍劲,竹翠树绿,环境幽雅。其旁有一宽300厘米、高190厘米的巨石,形似大象,其上镌刻着“象山”二字。“象”字径高61厘米,宽50厘米;“山”字径高42厘米,宽46厘米,并勒“山翁书”三小字。字为楷体横书阴刻,岩表局部风蚀。
徒跣寻亲石刻
位于桔林乡新光村东面水口电站库区淹没水域南岸。在约4平方米的石壁上,在高1.7米,宽1米的范围内分四纵镌刻。中间为“徒跣寻亲”四大字,字径高0.4米,宽0.35米;两侧分别为“康熙二十年孟春吉旦为翰林院捨讨免留冯夫子、古田人徐口口口张月恒口口口王口曾先甲口日诏徐题曾日劝石”。该石刻下方原是驿道东往桔林、水口,西可至古田,是古代交通要道。水口电站建成后,石刻被水淹没,只有枯水季节才露出。石刻有许多字迹已模糊不清,但仍然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异域他乡之客,为寻找亲人,不知走了多少路,磨破多少鞋,以致到最后身无分文,光着脚,徒步千里也要去寻找自己的至亲之人。
闽山第一石刻
相传旧时邑人许玄灵一家三人来到白岩山静坐修真成仙。后建庙设祈梦室,不失有祈梦灵验者。清光绪年间,本邑秀才刘焕光在巨殿北侧作千字文“一家仙”摩崖题刻。题刻以一巨石凿磨成三通圆首碑状一字排列,高3.45米,宽2.52米。碑的上方作书卷状,其间楷书阴刻“闽山第一”四大字;左右对联曰“仰观石壁题双寿,还是神仙第一家”;三通碑额分别镌刻“一家仙”三字。碑文阴刻直下,洋洋洒洒600余字,记叙 “一家仙”的建筑和白岩风光及祈梦之过程。
石刻全文曰:白依仙奉□仙命光降为募缘事曰。盖以鹫岭只园,豁无限上方慧眼,慈航宝筏,渡不尽尘世迷川界。自现乎,莲花经,且传绪,贝叶丹熟,交梨大枣,因修罗汉菩提,所以达摩携只履西归,直上三千珠阙,王乔化双鸟下降玩游十二碧城,笑指东溟,间抛南极,故玄机算测梨,珠仙掷米成珠,神仙难知佛土,澄咒莲生缸也。想吾自别宰旌阳修豫郡,戮蛟精而除水患,施霖雨普济生灵,因是拔宅升天遨游紫府,虎降受戒龙伏厅,经迹着白岩,地纵殊拾,篷岛石开碧洞景,不逊于桃源一家逍遥,洞府别开眼界,普陀岩犹觉天然,即龙洞之风云亦自相隐,会童岩之草木,亦自老春秋,今虽光阴似客,颜否有年,果自有人升新,还自诞登彼岸,使善信随心润笔,何不许彼问津。白岩为吾梅一名胜,摩空壁立,峭石巍峨,异状怪石不可胜数,洵奇观也。相传旧时有□家修炼于此者,白日飞升忘其时代,逸其号曰一家仙。乡人槽亭祀焉,远近借邯郸枕者,莫不响应仙之灵也,抑山之灵也。久亭圮,渐就淹没光绪庚辰,寺僧商之,檀樾鸠金重建仍旧址也。而气象则更新矣,但经林不敷数椽外,别无布置。今岁秋光结伴游历至此,见迷揽胜探幽,征求置咎,往来踵相接,而房舍迫狭隘,以为感寺僧乃欣然议于亭下筑梦室数间,为游人楼宿所更,于亭外各景洗刷之润色,之以快登临之月夫久晦必题者物之理也。随缘助者人之情也。寺僧之有志,修亭敕吾人以成之,其亦山灵之,□祯至此有以路之耶葛淳募缘序。草书数语,以质之四方。善信者邑人刘焕光敬序。
安澜石刻
旧时在梅溪镇石郑村的山坳中坐落着古刹香名寺,这里树木葱郁,谷幽境静。寺里每天的晨钟暮鼓,悠扬回荡。在寺前蜿蜒流淌着一条名曰清溪的涧流,水流潺潺。在溪流之畔有一天然石壁,上镌刻“安澜”二字。字作隶体横排阴刻,“安”字径26厘米见方,“澜”字径25厘米见方;旁款“县长徐尧照”。徐尧照,湖南人,民国23年(1934年)任闽清县县长。
合和圳支圳碑
位于白中镇可梅村东北面1公里地的狮子崘山麓。合和圳为古代水利工程,渠圳全长3.94公里,解决邻近的沃头、小园、可梅等数个乡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是碑立于圳前,通高1.75米,宽0.48米,厚0.11米。圆首,碑额中刻“皇清”二字,碑文纵式阴刻,全文为:“前朝创圳,大夫其功甚大。但无碑记载,姓氏无传,后人设立议洗圳之礼以焉。或遇有洪水冲坏,概系主佃对半出资修砌,迄今两次,有公呈在焉。计开田种:尾头、园头三十九石五斗、小园头一十四斗、大圳下六斗五升。各士各圳簿明。一议田多预出,一议洗圳者贰斗种一工,田少者一斗种一工,欠二者每工罚六十文,怠惰与幼少不记全工;一议圳水每年俱定谷雨日出,有迟误者责圳首。”乾隆贰十九年十二月二日为首修砌。黄、尹、吴、李、姚、林、谢、廖、詹、薛姓同立。此碑作为乡规民约的一种形式旧时较常使用,如今已不多见。
贤沙古圳碑
立于白樟镇前庄村水渠旁的榕树下。碑为鹅卵石,质地坚硬,光滑平整,高55厘米,宽50厘米,其上楷书阴刻直下“贤沙古圳”及“宋乾道二年”等字。碑为北宋乾道年间所立,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碑上“古圳”二字则说明此圳应在前朝或更为久远的年代就已存在了。但从《闽清县志》中记载我县的水圳拦陂最早的是二都的“贤良陂”。而“贤良陂”乃际上里人陈旸所倡建。古碑记载乾道二年的时间即1069年,陈旸出生于1068年。这说明,贤沙圳当在贤良陂之前。因此,贤沙古圳碑镌载的是闽清水利工程历史的印记。
三县碑
位于三溪乡上洋村大限自然村,界碑为青石质地,平首折角,分大小两块相侧而立。小碑高1.06米、宽0.39米、厚0.95米。碑阳由左至右四纵阴刻“福州府,侯官、闽清知县周、王为立界事、侯官湖山格、闽清三县隔交界牌、光绪元年四月合”。大碑高1.53米、宽0.525米、厚0.11米。碑面作一横五纵阴刻,一横内容为“侯官湖山格闽清三县隔”五纵由左至右刻“福州府,侯官、闽清知县周、王为立界事、离侯官城壹佰五十里、合立交界碑、离闽清城壹佰六十里、光绪元年四月重建”。该石碑见证了古代勘界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普贤陈氏墓道碑
位于白中镇普贤村东南面石碑岭。石碑为青石质地,由碑座、碑身组成。碑座高0.6米,宽0.9米;碑身高2.7米,宽0.83米,厚0.13米。碑为圆首,碑额浮雕双龙戏球纹饰,纹饰下方阴刻篆书三行六纵,但字迹难辨。碑文阴刻18纵约780字,内容主要表述,陈旸是宋朝名臣,乃闽清之骄傲。但有人强占陈旸墓,时任县令前往踏看后,将处理意见勒成碑记。碑文末段落款为“进士出身口文林郎,知闽清县事彭泽方亨衢熏沐根首拜并书。嘉庆二十五年岁次寅辰二月口敬之”。
岁进士旗杆石
位于上莲乡后佳街中村东北面坑坪穴,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咸丰十年(1860),旗杆碣由两根旗杆和六对(12块)碑石组成,呈“一”字形排列。旗杆素面八角形,通高6.72米。六对旗杆碑石均作笔架顶,规格分别为高1.30米、宽0.32米、厚0.96米; 1.52米、宽0.38米、厚0.135米; 2.15米、宽0.46米、厚0.15米。碑石表面均作浅浮雕人物、菱花、角花、方圆钱图案,并刻“授岁进士池扬波立”、“授岁进士池得恩立”及“咸丰拾年,孟夏吉旦立”、 “旨,嘉庆十五年,庚午科”、“恩,授岁进士池宗活立”等字。石旗杆为古代彰显科举功名的一种荣誉标志建筑,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东平清泉寺摩崖刻字
:华山石刻摩崖石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