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碑牌匾和刻帖的区别
碑牌匾和帖,都是我们书法习练者经常面对的,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一是功能和作用不同。
碑牌匾是纪念某个事情用的,表功颂德,或记录和追着记述各个家庭世代流传的谱序,就象现在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录家谱等事件一样,带有很隆重的韵味。
刻帖,则是个专门的玩意儿。就是自古以来,我们这些爱字儿的人,想学好写字,就要有先人的样子来学习,于是乎,就把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复制一下,做成拓本-----用墨汁或布包、镫布做的软锤等工具,把字复制下来。
二是写的内容不一样。
碑牌匾是用来记事和颂德的,因而文字格式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不能瞎写别的内容,也玩不了多少花样。
帖,则是按书法水平的高低来作为选择标准的,字好的,哪怕只有一个字,两个字或几段话,都可以作为 精品做成帖来收集使用的,所以内容就五花八门,形式上也是百花齐放----可以各人玩各人的。如: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帖》,又名《祭侄文稿》,再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虽然只有234个字,其中还包括涂沫了的30多个字。一个书法家字写得好不好,就在于在写时是不是纯粹的个人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之所以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那可不是瞎或的!唐朝的何延年讲了一个故事,说: 王羲之跟太原人孙承公等当朝文化名人41个,在东晋时期的永和九年---公元153年,在浙江绍兴县的兰亭“修祓禊“----湖北话读作“修福兮“,祓---除灾求福,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实际上这是古代的一种迷信活动,魏以后把这个迷信活动的时间定在阴历三月三日。当时王羲之同志是副县级官员相当于绍兴县委秘书长的那个角色,上不上下不下的,也就“小富即安了”。--扯远了,拉回来说吧!王大秘同志选择了一个老鼠的胡子做的笔,用的是比较好的用蚕茧细丝做的上等的纸-----哎哟,这好的纸和笔,是不是你办公室里别个拍马屁送给你的呀?----在大家的提议下,王大秘同志写了这次活动的序言,哎啊我的天哪,当时人高兴,又喝了几杯小酒,于是乎发挥超常,这个字写的---盖了帽了!324个字,个个字遒劲有力,压倒了同时代所有玩书法的人---那时候写字可没有现在的什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长春市书协、中国书法家协会等等,写字完全靠的是真正的水平-----这个作品一写出来,我的天啊,就象有天神帮助的一样;等王大秘方同志酒醒以后,回头一看,自己都佩服自己了!凡是重复的字都各各不同,其中“之”字就有20多个,每个“之”字都写得没有一个笔法相同的。过了好多天,王大秘同志又写了据说是40多次,都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了,始终没有兰亭集会时写的那篇好。
王羲之的兰亭序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看不到。为什么?这唐太宗李世民也太狠了!唐太宗李世民把王大秘同志的这个作品找人骗来了,死后埋到了昭陵----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现在也找不到了!我们现在学习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后代名家模仿的精品,其中公认仿得最有水平的,是唐代一个不是十分有名的书法家,叫冯承素的;其次是在唐朝蛮有名的褚河南褚遂良(初唐四大书法名家之一);再次的就难分个高低了,有元代赵松雪(楷书四大家的老四,老大是唐朝山东临沂颜真卿“颜体”,老二是唐朝湖南长沙欧阳询“欧体”,老三是书法家中唯一的状元、陕西耀县的柳公权“柳体”),宋代米襄阳(宋代书法四大家的老三,词圣苏东坡是老大,老二是诗词也蛮厉害的黄庭坚,老四按照书法水平应该是我们所熟悉的水浒传中的奸臣蔡京---俗话说:字因人贵,字因人废---奸臣上不了台面,所以没办法,官方拉一个人上来凑数---老四就是蔡襄了)。
古往今来,玩字练书法单篇最多的,数来数去只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当然,还有《千字文》等---又扯远了!
碑牌匾与帖的第三个不同,就是书法的字体不同。
隋朝以前的碑都是篆书呀,隶书呀,楷书呀,唐朝初年时也有一小撮人用行书作碑上的字。特殊的,只有四川的幺妹儿武则天--才色胆包天,那胆子(胆大包天),只有她,用草书写了个碑《升仙太子碑》---没办法,人家是女皇帝嘛!现在政坛上出了几个女贪官,比起老武家的这个四川幺妹儿来,那简直是提不上串。
帖,则一般写在简札上,行草和小楷比较多---现在书商为了赚钱,拚命地把过去的传统法帖放大、放大、再放大,搞得我们学写字的人,字的水平老是上不去,总也学不到位---古代的书法家们玩文字都玩出那样多的花样,那样高的水平,我们现在的书法爱好者,想当个“书奴:,都得练个几十年,才有点把味道,唉,学书法难啊!
第四个不同,是形状和大小不同,材料也不太相同。
碑牌匾是长方形,竖立的石头,所以叫“石碑”嘛!石碑有额头有底脚,文化人的说法是“额”和“趺”,往往四面都有字---我们湖北农村坟墓现在都立有石碑,只不过差好多东西,只有正面刻些字--我是不是得回气把先人的碑重新刻一下呢?我只会写字,得请石匠帮我刻呀!再有,碑,原本不是用来搞字的,石头结实呀,就把石头作三种用:当作用来拴绳子用的--,放在祠堂中和庙中的,把用来祭祀的牲畜用这石头拴住;把石头放在宫中,观测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临时放在坟墓旁边,也是用来拴绳子用的,棺材重呀,一头拴在石头上,另一头用人工抬起,慢慢地往挖好的坟墓坑里下放,直到安顿好。
帖,一般是横放的石碑,没有“碑”--石碑那样高和大,一般只正面刻字,也有木刻的---我家的床头就是我刻的,我应该叫这几个字为“帖”,哈哈,我无意中自己刻了几个“帖”呀---床头的,自己书画学堂的。
第五个不同,是搞到石头上的制作方法不同。
碑牌匾,一般是用红墨水直接写在石头上的,行话叫“书丹",当然,可以用红油漆代替嘛--不过,现在商人想人所想,红墨呀,白墨呀,市场上都有的;过去印泥只有红色的,现在我有时也用白色的印泥了。
帖,一般都是用摹和勒的方法,把名家的真迹钩画,描到石头上去。
第六个不同,是搞到石头上,刻的方法不同。
刻碑牌匾重视的是主要是内容和形式,刻刀时可以与原迹的书丹完全相同,有的凑合事儿,允许与原字有出入,特别是北朝的碑刻,有的甚至不用书法名家书丹,直接拿刀就把字搞到石头上去。
刻帖则必须完全忠实于原作,力求刻成后的效果与原来选择的名家书法作品完全相同,毕妙毕肖。
正因为这样的不同,学碑学帖就有很多的争议,南帖北碑呀什么的意见闹哄哄,中国人嘛,南方人北方人都重视文化,不过,因为历史变迁,很多有文化的北方大家族到南方生活成了南方人,象温州人呀,原来就是北方的,七面食多---学温州话得懂古代汉语的发音----湿档==水坑儿,读书郞===知识分子。于是乎,长期的文化沉淀,造成了现在南方文化积淀胜于北方--北方人会说,擅长理论;南方人会做事----北方出经验,南方出效果---说起书法的道理,北方的书法家讲得头头是道,南方的书法家不会说只会把字摆出来--你看吧,这就是水平。哈哈,就象同样的文化程度,在长春城里出生的我老婆,说实话,学习能力和文化层次当然就比出生在武汉农村的我差那么一个档次了呀!
“碑”的称谓最早起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三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栓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三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
其中最后一种原来用木头制成,后改用石头,而它却正是后代所谓碑的真正祖先。最后一种碑既然是为下葬所设,后来就在碑石上书写以至镌刻死者的功德,以使之流传于后世,于是发展成后来有文字的碑。
“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广传,于是把它们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广为流传,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帖”。
刻碑盛行于东汉,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某些时候朝廷明令禁碑,碑石缩小,且放于墓室之中,于是形成了墓志。
碑牌匾和帖的区别
碑牌匾是在碑石上书写、镌刻死者的功德,以使之流传于后世;而帖最早是指书写在帛或者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把写得优秀的墨迹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广为流传。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为帖。
所以,碑牌匾和帖不以载体而划分,主要有以下区别:
(1)制作目的不同
碑牌匾:庄重严整、一丝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记叙生平、歌功颂德,而不是传扬书法,所以书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因此,碑重内容而轻书写者。
刻帖的目的是传播书法,是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
(2)书体不同
碑在隋朝以前是以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书写。直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才开始有行书入碑。
而刻帖始自赵宋,多数是诗文简札,所以行草书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
碑牌匾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石刻,有圆顶、尖顶的,多数为长方形,可以一面有字,也可以两面、四面刻字,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
帖因为多取材于简札、舒心、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长则一尺至三四尺不等,呈横式,多为石板状,只在正面刻字,也有木刻的,碑则绝少。
(4)制作方法不同
碑牌匾一般是书丹上石,即由书写者用朱笔直接把字写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经镌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笔画有风格上的变化,即与原书丹的字略有出入。还有碑刻甚至未经书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艺术情趣,有极浓的金石味道,非毛笔书写所能体现,实际上是书者与刻者的共同创造。
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将墨迹上的字用透明的纸用墨摹下来,然后用朱色从背面依字勾勒;在拓印上石,最后刻。比碑多出两道工序。
刻帖要求忠于原作,尽力毕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掺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达到乱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