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
作者:网络
更新时间:2019-10-14
点击数:
葫芦山既是旅游胜地,又是摩崖石刻荟萃之所。现存的石刻有130余处,最早的石刻应是唐代的作品。这些摩崖石刻,或拔地而起,或峥嵘突兀,或悬崖削壁,或傍水临波.......。石刻内容繁多,有纪游、写景、即兴抒怀的诗文,有历史事件的记述、祷告、醒世文章,有府衙文告和社坛禁示,有科举功勋的名录,还有庵寺、井泉、怪石、岩洞、峰谷的题名等。字体则楷、草、隶、篆、行俱全。自唐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摩崖石刻几乎成了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
葫芦山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潮州市葫芦山。葫芦山旧称艮山,因山下有西湖,故又称湖山或西湖山,葫芦山既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又是摩崖石刻荟萃之所。山多 岩怪石,或拔地而起,或峥嵘突兀,或悬崖削壁,或傍水临波,为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可谓逢岩必刻,无石不铭。自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虽历经劫难,至今仍保存138题,其中宋刻16题,元刻1题,明刻24题,清刻28题,近现代18题,年代不详48题。这些石刻的内容,有赞美湖山的、有抒发情怀的、有记述游踪的,还有重要记事、科举题名以及官衙文告等。字体则包括真、草、隶、篆、行。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宋刻“放生”、“倒景”、“俞献卿葬妻文”、“重辟西湖记”,以及字径近两米的巨幅摩崖“湖山图画”。
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葫芦山摩崖石刻位于潮州西湖公园内,主要集中在南岩和北岩,是墨客骚人留题的好去处。自唐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至今尚保存130多处。唐宋石刻多在北岩,明清石刻多在南岩。石刻书体有真草篆隶行,内容分风物题词、科举题名、重要纪事、名人纪游、写景抒情、诗词联语、官衙文告等。较著名的有宋代的《俞献卿葬妻文》、《重辟西湖记》、《寿安岩》、《放生》、《湖山图画》等石刻。立于南岩峭壁之“湖山图画”四字,字径达1.7米。葫芦山摩崖石刻原有225处,现存163处,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葫芦山摩崖石刻在潮州西湖内,其所处的葫芦山因其由南而北,活像一个仰卧的大葫芦而得名。
葫芦山既是旅游胜地,又是摩岩石刻荟萃之所。山多岩石,或拔地而起或峰峰突兀,或悬崖峭壁或傍水临波。成为历代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自唐宋以来,历朝名宦鸿儒留题甚多。现存138处石刻,是广东省三大著名摩岩石刻之一。有赞美湖山,有抒发惰怀,有记述游踪,还有重要的记事。字体草、篆、行悉备。其中计较突出的有:刻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的“李公亭”;刻于宋代的“放生”、“倒景”、“古瀛洞天”;刻于清道光年间的“湖山图画”,有唐韩退之《白鹦鹉赋》;有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潮州郡守俞献卿题的《俞献卿葬妻文》;有苏轼题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有于学谦写的“为善最乐”;有陈玉锵书的“放在眼光”;有西湖石壁一绝诗:“水色山不入图画,果然西子比西湖。名区自足传千古,管领何庸待大苏”等皆旷世珍宝。成为游人揣摩、品评的艺术佳作。石刻集中在葫芦山北部寿安岩和南部青牛洞一带,是古城名胜古迹一景“葫芦山摩崖石克”。葫芦山南部山腰建有南岩寺,寺与石刻群相互融合,山林逸秀,竹木苍翠。
葫芦山顶还保存一段长约200米,高一丈,宽六尺的湖山腰城,为清康熙十三年(1673年)至康熙十六年“三藩”之乱时期,潮州总兵刘进忠反清时所修筑。
:琼中黎母山摩崖石刻
:巴东库区沿江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