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摩崖石刻
作者:网络
更新时间:2020-01-26
点击数:
徽州摩崖石刻是不是全国第一,待考;但要说叹为观止,则几乎没有异议。“新安大好山水”这几个字出自南宋大儒朱熹手书。刻字山体高38米,宽62米,处于山形视觉中心。刻字区域高11米,宽50米,面积500多平方米。其中“新”字高11米、宽8米,字体长度超过黄山“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平”字(“平”字为9.4米),是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的一个单体石刻字。其余各字均在8米至11米高不等。徽州古称新安,而朱熹的祖籍就是徽州,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是徽州历史上一个有文化意义的人物。徽州衍化为大文化概念,溯本追源,可能跟他也脱不了关系。
徽州800年,名称源自北宋徽宗皇帝宣和三年(1121)的命名,而之前的隋朝文宗皇帝开皇九年(589)的歙州郡府设置,再往前的夏商时代山越土族的活动,造就了一派世外桃源的生活气息。徽商和新安画派的兴起,“无徽不成镇”一时成为俗世成功的典范。广博深邃的徽州文化,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建筑于徽州的母亲河-----新安江畔九龙山的摩崖石刻景观工程,是一个承载徽州文化的典范工程。徽派建筑、新安绘画、徽派园林、徽州风水等诸多元素融入其中。现代科学技术和成果的运用,如瀑布引水、喷雾系统、灯饰亮化、低耗节能、电子远控以及相关的GRC建材等,使它也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结合体。
九龙山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尤溪,过去是一处顽固性多发性的地质灾害点,经常性山体滑坡,给当地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黄山市委市政度开发新安江,整治九龙山地址灾害被作为一个艺术方案提上日程。市文联作为业主单位,拿出了一套极富想象力、又切实可行的建造方案。“新安大好山水”艺术景观工程含巨型塑山、摩崖石刻、雕塑、瀑布、绿化、亮化的深化设计和施工;崖壁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景观工程以徽文化为主题,对地质灾害整治山体坡面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和施工。工程主体呈三个平面,右段小山丘舒缓平和,小径、绿树贯穿其中,高瀑布风流直下;中段与右段以小桥相连,万丈绝壁上题刻朱熹手迹“新安大好山水”,一侧的大瀑布更添磅礴气势,是全景的焦点;左段危亭之上可赏江山丽景,又一处石刻上刻有新安画派诸贤的名字,供人们缅怀先贤。
九龙山山体高63米,宽幅280米,总面积12800多平方米,施工展开面积达20600多平方米。“新安大好山水”摩岩石刻和“新安画派名家”代表人物姓名、印鉴及新安画派名家描写新安大好山水的名言名句等组成的“新安画派名家题壁”连成一体,蔚为大观。
“新安画派名家题壁”所题刻的人名,全部都是自明代以来徽籍“新安画派”名家代表人物本人亲书体名字集锦。共雕刻人名23个;其中明代5人(詹景凤、丁云鹏、李永昌、程嘉燧、李流芳);清代15人(渐江<弘仁>、孙逸、汪之锐、查士标、戴本孝、程邃、郑口、吴山涛、汪家珍、姚宋、祝昌、奚冈、方士庶、程璋);近代3人(黄宾虹、汪采白、江兆申)。
而印鉴是新安画派画家创作作品时用于美化作品的标志性符号,也是作者身份的一个象征。这里体现的,主要要利用山体形势,选取部分新安画派名家的印鉴镂刻其上。主要刻了八方印,分别是:丁云鹏、渐江、戴本孝、汪家珍、姚宋、方士庶、黄宾虹、采白。这些都是他们作画常用的鉴印,更显示了书卷气息,增添了文化韵味。
题签部分所选取的内容都与新安江和黄山山水题材有关,全是黄宾虹的手书闲印杰作。一款是“家住黄山白岳间”,表达了其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另一款是“新安江上山水到处入画,董巨二米荟萃一堂。”体现了新安山水处处如诗如画之妙。 “新安大好山水”景观工程设计与建筑理念如下----- 入口:景观工程肇始于最右侧两座舒缓平和的小山丘,游人能通过踏步拾级而上,山路略为屈曲。此景可居可游,人能微吟狎观,体现出音乐节奏中的舒缓之美。 小径:小径承接入口处踏步,在绿树丛中掩映,半露半藏,穿灌木,历石桥,跨激流,越瀑布,过茂林,至亭榭,布局取材于杜牧诗“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绿树:绿色点缀整个景点始终,然而在小径这一段落极力渲染,兀然郁郁葱葱,满眼绿色的海洋,层次丰富,色彩纷呈,或深绿,或浅绿,或墨绿,或翠绿,给人以生命的不同体验。 高瀑布:瀑布灵感源自李白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属高远。小径之后山势陡然变高,直至峰顶,岩石高低起伏,参差不一。瀑布如一条垂天白练挂于山间。 石桥:横亘于瀑布之间的石桥名为“天生桥”,天生桥为天然岩石底部被河水穿越,顶板横越河谷两岸的拱桥。置于此处,自然情趣浑然天成。 摩崖:前方多处景点铺垫之后,迎来整景观的高潮。万丈绝壁在小灌木丛中拔地而起,气势之雄浑另人不暇喘息,绝壁之上摩崖石刻书朱熹手迹“新安大好山水”六个大字。舒缓缱绻的低吟之后是慷慨激越的高歌。 大瀑布:如果前方瀑布是独唱,摩崖旁的大瀑布便是合鸣。只见万流直下,倾泻而出,是为慷慨激越之高歌中的最强音。 危亭:绝壁之侧一组山峰起伏,上承高潮、下启结尾,翼然临于山巅之小亭与瀑布和绝壁相对,游人在此处观景最佳。“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石刻:起伏的山峰下部又有一处石刻,刻有新安画派诸贤的名字:弘仁、方式玉、吴山涛、王瘭素、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吴龙、顺田生、程正揆、郑 、汪之瑞、孙逸、查士标、汪洪度、雪庄、黄宾虹历史不应忘记这群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尾声:领略过山水秀美,追忆罢古人愁思,景观接近尾声。一条小道平缓蔓延,伸向远方。 全景体现了依山傍水的自然之美、音乐节奏的韵律之美以及自然和人文融合的和谐之美。作品既用黄山峭丽奇傲的风格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又用众多摩崖石刻、亭台楼阁以及布局取材于古典诗词的意境渲染浓厚的人文色彩,同时又用新安画派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提炼出新安山水之真谛。山水与文化完美融合,构成了这项“新安大好山水”景观工程。 而将这项摩崖石刻景观工程从蓝本做成现实的,是通过全国招标而承接项目的深圳苏克非。苏克非1961年生于湖北天门,幼年临摹《芥子园画谱》培养了美术的兴趣和基础。14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发现使他将兴趣转到了以朽木为原料的传统盆景艺术。经过多年的磨砺,苏克非1986年创作出长达50米的中国首件现代盆景作品——木雕《长江万里图》,并先后在武汉市第二届盆景展和全国首届花卉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受到万里、陈慕华等领导的接见,张爱萍将军还欣然题词:“几步走遍万里长江”。1989年,他来到深圳,逐渐打开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实现了从物质自由到精神自由的飞跃。1993年,苏克非独立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山月园艺有限公司,如愿以偿地把大地艺术从概念推进到一个庞大的、实实在在的产业,从而游走在商业、他的“大地艺术”和“苏氏山水”之间,并成功参与设计施工国内外数十项大型景观工程。正是寄情山水,苏克非的苏氏山水(山月园园艺)恍然成为中国园林景观行业的顶峰,他自己也成为中外著名的园林景观艺术家
:摩崖石刻文物保护
:关于发展石刻文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