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西外谷摩崖石刻
作者:网络
更新时间:2020-05-08
点击数:
雁荡山范围广袤,原有东西内外四谷和南北合之分。西外谷(即雁湖风景区),东起桐岭(东岭),西至碧落峰(在白岩村),南自本觉寺,北抵雁湖岗。近入陈适先生在《人间杂记》中,将雁荡山风景名目做过统计,此谷有峰2 2、岩l 0、石7、洞8、瀑6、湖1、寺5等等,为组成名山之一主要部分。雁荡山之开发历史来说,此谷较早。雁荡山之命名,即从雁湖而来。且十八古刹中,本觉、凌云、宝冠、古塔、石门皆在此谷,而本觉尤早。王十朋《雁荡山本觉院殿记》:“院旧名延唐,而不知其开山之始,尝废于会昌(唐武宗年号),至乾宁二年(928)复兴。”故施元孚《雁荡山志》谓,由西外豁入山音,为右路;由东外谷入山者为左路,向为游山者必经之径。自民国二十三年省道杭温公路竣功,白溪至响岭头公路相继完成(抗日时期,公路破坏,今为解放后重筑),于是游人从上述二路入山者日稀。欲识雁山全豹者,西外谷不可不为一游。
3月6日我随周守华、陈纬、南向北、王星稀等同志至雁山。对东西内谷某些摩岩调查之后,9日登马鞍岭,越东岭,往西外谷复查摩岩。当我们至石门村村口时,发现路旁九龙头山麓有一摩名,苔痕斑驳。经洗刷之后,见草体直书,自右至左,十行。文字如下:
同治十二年岁 次癸酉正月二
十有六日成邦 干杨杜田黄
思礼钟廉龚 檠孙熹同登
雁湖寻雅□ 看龙湫八十
楚叟曾土□也 特记龙山麓
此一摩崖光绪县志《金石》中未录,高9 3公分,宽1 9 0公分。题名者生平无考。孙熹、成邦干在大龙湫题有“天外飞来”摩崖,时间相同。孙熹、钟廉,龚檠在同治辛未(1871)于观音洞留有题名。孙熹又在灵岩天柱峰下,有“壁立干仞”摩岩,时间与此题刻均在同治十二年(1973)。
继续前行,至红岩洞下,凌云村村口转弯处,道旁一石迎人而立,上刻“引人入胜”四字,楷体直书。下款是“民围甲戌夏泽国季良阮傅题”。摩崖高l 7 0公分,宽6 0公分。阮季良在雁荡所题摩岩,与此凡三:一在大龙湫,题“千尺珠玑”时在“民国廿三年”(1934);一在能仁,题“燕尾瀑”。
复至西石梁约二里。时日色巳哺,是晚宿西石梁洞。洞下路旁巨石上刻“西石梁溺”四字,楷体直书·下款三行是:
乙亥口秋九江庐山竹庵四明山晦谷源海
南昌怀昆武进龚金本山成圆导游全山遗观
诸胜以留鸿爪并作纪念蚊川芝山蜂阕云
摩崖高l 8 0公分,宽6 6公分。“乙亥”为民嗣二十四年(1935)。成圆是灵岩寺方丈。俗姓黄蔡,名仁村上园人。少年为人牧牛,后在宁波观宗寺受谛闲法师披剃入空门。民国十二年兴建灵声寺,此外对兴建飞泉、瑞鹿、普明诸寺皆有其力。其他题名者生平无效,拟为各山僧人。
西石梁洞,一名蕉林洞,当地人呼为芭蕉洞,因古时洞外多植芭蕉,故以为名。洞东首有岩石如巨大圆柱,拔地而起,横跨洞上,穹然曲垂。石作横纹,紫白相间。洞下有木构楼房五间,约为民国初期所建。洞深不及东石梁,而开敞明亮过之。房前有天井,颇宽广。我们于天井中就晚餐,虽素菜粗粝,但环境幽雅,又得就便浏览风光,亦为乐事。晚上,四山寂静,惟闻芭蕉夜雨,珠玉扣盘之声。
黎明,细雨霏微,四山在云雾中。稍待雾收,出发工作。西石梁大瀑在洞之西,相去不及百步,与洞并列,中隔岩峦,在洞内不见大瀑。大瀑源出雁湖。瀑后高崖壁立,中有大沟,如大竹简剖面,瀑从沟中直落。下有深潭,面广不及盈丈,而深不可测。盖经瀑水冲刷,久而穿石所致。潭下西壁有孙科所题“幽泉”摩崖。欲观此瀑须站在瀑前面芭蕉洞坑山坡上看。
记得民国二十三年前后,于此建有“雁影精舍”三楹,厨房一间,供游人住宿。精舍旁有观瀑亭,可坐观大瀑。正如王十朋诗云:
灵源东接雁池遥,裂石崩崖下九霄。云断青天倚长剑,月明泉室挂生绡。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来赴石梁招。
而今精舍与亭巳圮,惟留残垣碎瓦在荒草蔓莱间。
瀑水下流,溪旁有一石,大如餐桌,仰卧。上刻一诗,四行,楷体直书。
瀑飞百丈潭千丈
峰涌一重云几重
吾爱石梁观不厌
危岩徙倚听淙淙
下款分为两行:
癸酉十一月
蒋叔南并书
摩崖高70公分,宽60公分。此下数百步,有一特大巨石,面西而向,石面如刀削,上刻: “西石梁大瀑”五字,无款。此摩崖字大笔粗,如“瀑”字高123公分,宽111公分。其它各字大约如此。
我们提早用过午饭,往罗带瀑复查摩崖。下山行里余,绕过天柱门,便见梅雨瀑。此瀑自崖巅垂下,半壁一石坟起,瀑水冲激乱注,霏霏若烟雾。若遇日光映射,五彩缤纷,似虹似霓'眩人眼目。我青年时常到这里玩赏,见天柱门外十几亩地里种植重台梅花。每届早春,十亩梅花赛白雪,半天雾雨曳冰绡。而今梅仡巳经不见。天柱门外溪北岸,原有“响水岩”三字摩崖,今已剥蚀,犹见残痕。我们立于石壁之旁,依然可闻淙淙流水声。
绕过梅雨瀑之前,循山岭西北而上。石级不修,天雨之后,路滑难行。至罗带瀑附近,几无路可行,原在涧上架有石桥,今已圮废。瀑仡涧深处,涧中巨石累累,前行不得,事由阮纬川忠繁援而下,得见摩岩底细。罗带瀑做“丫”字形,瀑水作乳白色,如古代宫人所系白罗带,故以为名。瀑之东北巨岩上,南面刻“罗带瀑”三字,自右而左,楷体横书。题款14行,自右而左直书,分为三组。
泮君耀庭 探得新瀑 导余来游
为名罗带 并咏以诗
石困云母屏 水织罗纹带
来上美人腰 飘飘仙子态
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岭南罗卓英题 黄岩许蟠云书
摩崖高140公分,宽2 6 6公分。罗卓英,民国时军长。许蟠云,此时任国民党浙江省省政府委员,兼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温州)专员。当时雁荡山设有建设委员会,许蟠云任主任,县长张叔梅任副主任,泮耀庭(白溪人)、蔡旅平(名澄,芙蓉人),徐缉旨(名熙,白溪人)为委员。此一摩岩对岸,有“云屏石”三字,楷体直书,其下无款。高130公分,宽48公分。所以题“云屏石”者,说此石形态如云母,有不同深浅之云纹。
此二摩崖之下数百步巨石上,有朱镜宙所书之摩崖。高60公分,宽170公分。朱镜宙,铎民之字,本县瑶岙人。民国二十三年出任甘肃省财政厅长之职。后居台中正觉寺,长斋念佛。去年十一月间卒。此一题名时间为“民国丁丑(1937)三月”,与天柱村大坑里题诗摩崖同时。后者摩岩中云:“自甘肃假道归,经雁宕,未登,寄题之作”,而此一摩岩为游后所题无疑。其他十六人,多为他长甘肃财政时之幕僚或故旧。
这里另有“罗带瀑”摩崖,上款“丁丑三月”,下款“徐缉旨题”,与上一“罗带瀑”摩崖同年所刻。
光绪县志《金石》载,雁湖有“大观”、“云梯独占”摩崖。我们眺望雁湖在雾雨之中,因而作罢,未得调查。是晚宿长檄。
我们此行历时六天,同志嘱我缀文。我以蒲柳之姿,樗散之材,虽记共事,短笔不能尽达其义,有负名山,见笑于山灵。
:摩崖石刻
:雪洞东石梁洞摩崖石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