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
一、安岳石刻总述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边陲,幅员面积268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安岳东邻大足74公里,南连内江76公里,西接资阳110公里,北靠遂宁70公里,到成都166公里,到重庆174公里,是古成渝道上的陆路交通要冲。
安岳自古佛缘甚厚。据可考的历史记载,南朝萧梁时,正是佛教兴盛时期,从“普渡慈航”这个佛教语中借用“普慈”,在今安岳县区设立普慈郡。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 建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治所曾建于县城铁峰山上。普州的治地辖安岳、安居(今遂宁)、崇龛(今部分属潼南)、永康(乐至)。建县1400多年的历史,沧桑巨变,而诸多文化遗迹仍保存完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宝库,尤其是石窟雕像蜚声海内外。
石窟雕像是我国古代依山崖开凿洞窟,在里面雕刻的造像。石窟造像始于印度。公元前5世纪佛教在印度诞生。但在佛教创立初期,并不存在偶像崇拜,释迦牟尼在弟子心目中只是一个先知和导师。释迦灭度后,他的形象已渐渐神化,但其弟子们并没有给他造像。他们以石窟为群居修行的场所,在石窟中间放着释迦的遗物和象征物,比如佛的钵、佛衣以及小型的塔等,以作为膜拜的对象,石窟四周的小龛式居室则供人居住。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远征,占领了阿富汗和北印度的整个西亚地区,希腊的神话和造像艺术也传到了印度。受其影响,在印度犍陀罗马尼地区形成了佛教造像艺术。佛教徒即在他们修行的石窟中用雕塑、壁画的形式,造了各种各样的佛像,石窟艺术就此风行起来。
我国石窟艺术渊源于印度。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内地,大约在公元前2年至公元67年这段时间里(即西汉哀帝元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教沿着丝绸之路,逐渐由西向东传入中国,首当其冲的是新疆地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和西域的僧人陆续前来传教译经,佛寺的兴建逐渐增多。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更为盛行。僧尼增多,大肆营建佛寺,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由于大规模地建造佛寺、佛塔,雕塑佛像,印度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也越来越多地输入中国,使中国艺术的许多方面都吸收了印度的艺术色彩,从而更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容。到了隋唐时期,佛教信仰在中国已比较盛行。佛教思想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都有一定影响,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地区)、藏传佛教(藏语地区)和云南地区的上座部佛教(巴利语地区)。在石窟艺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石窟艺术,至今现存石窟寺遗迹120多处,而以敦煌、云岗、龙门、安岳、大足石窟为代表,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佛教经此传入内地,因此较早接受佛教的文化艺术。公元366年,在鸣沙山断崖上开始造洞窟,绘壁画,壁画中的凸凹画法,就是从印度传来的。又塑佛像,但它是以石为基,用泥堆塑,制成彩塑造像,这不是我在这里所说的雕刻艺术。其中洞窟最大、塑像最多、水平最高的是莫高窟,现存彩塑像2100尊,总的风格是由早期印度造型逐渐向中华民族的造型转变。云岗石窟在今山西武周山南麓,依山形开凿,长约1公里。先后53个洞窟里共造像5.1万尊,最大的高达17米。早期具有仿印度的造型风格。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陆续开凿,规模宏大。现存龛窟2100多个,造像10万尊。龙门石窟的造像已经具有中国人的脸型和气质了,服饰也开始著汉服。晚唐、五代、宋,中原石窟走向衰落,川中石窟继而蔚然兴起,它们的形式更为成熟,韵味更为浓厚,特色更加鲜明,题材更为丰富,是中国石窟中心南移的标志,是研究唐、五代、宋佛教文化史十分重要而宝贵的资料。
中国石窟造像真正转变为中国人自己的特色是从唐代开始,到宋代民族化、世俗化已经非常的成熟了,而到了明清,则纯粹世俗化了,其造像在题材、造型等诸方面往往采自于社会生活现象和人们的认识。安岳石刻则生动的表现了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与安岳毗邻的大足石刻,则属于中国石窟晚期造像的杰出的民族艺术代表。
从造像的精细华美来说,中国石窟中最为眩目的是北宋石刻造像。这是受宋代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追求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所致。对这个时期的石刻造像来说,当大书而特书一笔的是安岳石刻。可以说,安岳北宋石刻将中国石窟艺术推向了巅峰。
唐代安岳经济繁荣,有释玄应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原高僧来到安岳主持建寺、造像,进行佛教文化传播,由此石刻造像极多。宋代安岳文化璀璨,有冯山、刘仪奉等262名进士,同四川眉山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很有文化渊源,有“东普西眉”之美称。特别是陈抟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还有一批知名僧人,佛教造像兴盛。另外,唐、宋时安岳地方官员(如普州刺史韦忠、杨、崔克让、录事骑都勋官五品黎令宾)和当地豪富也大力倡导、主持造像刻经。由于佛教、道教自身力量、官方力量、民间力量共同使造像达到鼎盛,留下蔚为壮观的石刻文物,成为人们研究1000多年来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书法史、美术史、哲学史、建筑史、文化人类学史等的重要史料。
石刻概况
巴蜀有三秀:安岳“石秀”、阆中“山秀”、眉山“水秀”。被称为“石秀之乡”的安岳,文物古迹众多,形成了一个举世罕见的文物宝库。
安岳主要以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享有上承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位置,有“中国古代石刻又一伟大宝库”之誉称。安岳石刻盛于唐、五代、北宋,元、明、清渐少,民国为数最少。现存最早造像题记为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最多的是唐代的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咸通(860—874)、天复(901—904)和五代的天成(926—930)、天福(936—942)、广政(938—960)及北宋的端拱(988—989)、绍圣(1094—1098)、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等AA 全县境内现有摩崖造像217处,10万余尊,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卧佛院、毗卢洞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它们是圆觉洞、千佛寺、华严洞、茗山寺、玄妙观、木门寺。尤以驰名中外的唐代左侧卧佛和有“东方美神”之称的北宋紫竹观音评价最高,最受世人瞩目。中国著名美学评论家王朝闻先生对我县石刻极为赞赏,概括我县石刻具有“古、多、精、美”的四大特点。著名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说:“对于任何一位意欲了解佛教中国的人来说,从成都取道安岳、大足到重庆,花上两天半的时间去好好看一下是很值得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丁明夷先生盛赞安岳石刻有10个全国之最:
1、安岳卧佛是全国现存盛唐时期最完美的摩崖卧佛造像;
2、安岳佛经《一切经论目序》等,是玄奘译经班子传下来的全国最早版本;
3、五代时期的石刻造像在国内最多;
4、圆觉洞五代的“地藏菩萨”在我国南方最早;
5、圆觉洞五代时期的“地狱变”龛在国内最早;
6、毗卢道场的北宋柳本尊“十炼”修行图全国最早而罕见;
7、北宋时期的石刻造像最美;
8、玄妙观盛唐的道教造像对研究我国道教史最有艺术价值;
9、历代的佛道合龛和儒、释、道合龛像在国内最多;
10、明代木门寺仿木结构的无际禅师石塔其造像和雕工是国内少见的。
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在全国石窟艺术中是罕见的。特别是大量保存较完好的唐、五代、北宋的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是安岳的宝贵财富,也是祖国文化的瑰宝。2000年9月,安岳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石刻艺术)”。
安岳石刻主要是佛教造像,也有为数不少的道教造像,而且均盛于唐。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佛、道二教造像互相融合,在佛教寺庙有道教造像,在道教宫观也有佛教造像,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佛道合龛。最为典型的是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较多,而且场面多具恢宏气势,历经唐、五代、宋、明、清不断,这为研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文化现象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造像内容中,佛教主要有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尤其是菩萨最多,几乎无处不在,这大概是菩萨最具人情味的缘故;道教主要有天尊、老君、真人、金仙等,尤以老君龛最多;儒家造像则仅见有孔子。此外,安岳石刻中的“经变”造像很多,有地狱变、观音经变、西方净土变、涅变等(所谓经变,“经”是佛经,变是“变相”、“变现”,即形象化的意思,所以经变就是佛经的图像化)。
石刻分布
安岳石刻数目庞大,但较为分散,几乎全县各乡镇均有石刻造像,甚至有的一乡有数个造像点。相对集中一些的有三条线:一是城西北八庙乡卧佛院和石鼓乡木门寺;二是县城附近的千佛寺、圆觉洞、净慧岩;三是城东南石羊镇毗卢洞、华严洞和顶新乡的茗山寺。由于近年来大兴公路建设,这三条线又连成了一条线,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下面对主要景区简要介绍如下:
卧佛院石刻景区。在县城以北25公里八庙乡卧佛沟。该处山势蜿蜒,湖水滢绕,竹树成荫,景色幽雅恬静。唐代在此建有规模壮观的寺院。在长约1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米的崖壁上,造像1613躯,石刻经文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象数十外。其造像区长达85米,龛窟142个。造像有唐代的释迦佛、释迦说法图、观音、地藏、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十大弟子、天龙八部、飞天、力士,以及五代、北宋的华严三圣、十二圆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以长达23米的唐代左侧卧佛最为著名。
圆觉洞石刻景区。在县城南效1公里的云居山上,包括真相寺和圆觉洞,统称圆觉洞。真相寺在山之阳,圆觉洞于山之阴。圆觉洞由主僧了月主持营造,造于北宋,以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这里共有唐、五代、北宋龛窟103个,造像1933尊,碑刻题记25处、浮雕佛塔一座。造像区长达186米,南岩多是唐、五代造像,北岩多是北宋造像。造像多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十六罗汉、三世佛、七佛、佛、维摩诘合像龛、千手观音、聂公、西方三圣、毗沙门天王等,主要以北岩北宋西方三圣及飞天、南岩五代地狱变相龛著名。
千佛寺石刻景区。唐名栖岩寺,清康熙时更名千佛寺。这里的龛窟竟达105处之多,数量有3061尊,有摩崖佛塔或浮图7座、唐碑3块、历代题记26处。造像主要有释迦佛、弥勒佛、菩萨、金刚、力士、飞天、供养人等,以药师经变著名。千佛寨造像据县志记载可追溯到隋开皇13年(公元594年),止于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其间恰好经历了隋、唐、五代、宋四个时代,其历时之长,跨度之大,集中了数代工匠才智,并显示了如此规模,这在同类造像中是很难见到的。据此,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女士也不禁惊呼:“成都的史学家们知不知道这里?”
毗卢洞石刻景区。在县城东南石羊镇附近的厥山上。这里有摩崖造像465躯,碑刻题记32处。造像集中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内。据明万历年间碑文追述,此处多为北宋造像,后来各代进行了培修和补刻。这里是北宋年间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造像区之一,柳本尊十炼修行图最为壮观。观音堂内的紫竹观音是全国罕见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1984年3月,英籍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女士参观后说:“我到过许多国家,看过很多石刻,像这样精湛的还是第一次,真太好了,太有意思了!”
华严洞石刻景区。在石羊镇箱盖山悬崖峭壁上,凿有大小两洞,为华严洞和大般若洞。内有宋代造像159躯,历代碑刻题记24处。华严洞内刻华严三圣和十地菩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洞口左右为明代刻的准提观音、摩利支天。华严洞是全县造像窟中最大的洞窟,造像气势恢宏,壮观精美,堪称北宋石刻艺术精品。大般若洞为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南宋作品,有孔子、老子、释迦、文殊、普贤菩萨、十八罗汉、二十诸天等。
玄妙观石刻景区。在鸳大镇玄妙村集圣山腰。在蘑菇状的平顶巨石周围凿大小龛窟79个,龛窟内外雕刻大小石像1293躯、唐碑石块。此处造像,是我国唐代道教造像胜地。以道教造像为主,也有佛教或佛、道合龛造像。在79个龛窟中就有12个佛、道合龛。玄妙观的造像独具匠心,以其独立巨石的特定环境,雕刻出不同形象的神、菩萨、龙、狮、青牛、神鸟和古建筑物等,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时代之久远,属全世界罕见。
茗山寺石刻景区。茗山寺又名虎头寺。位于顶新民乐村虎头山巅。此外造像系北宋作品,现存摩崖造像63躯,单个造像34躯。另有明清碑刻题记29处。造像总长达350米,气势宏伟,石像高大,其中高5—7米的8躯。有毗卢佛、十二圆觉菩萨、金刚、力士,主要以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毗卢佛壮观。
净慧岩石刻景区。在城郊望城村白云山长长约60余米的崖壁上,有唐、宋摩崖造像18龛,大小佛像83躯,历代碑记16处。主要有阿弥陀佛、九子母群像图、数珠观音、文殊问疾图、赵庆升居士像等。
另外,还有一些景点也是值得一提的:
黄桷大佛石刻景点。在鸳大镇黄桷福应山崖壁间。大佛为弥勒佛,坐像,依岩雕成。大佛周围有保护完好的10余龛约60躯唐代摩崖造像。此处近年来有百余尊新雕像,其中有百态观音。
高升大佛岩石刻景点。在高升乡天佛村和灯坡村,有大佛寺、雷神洞、千佛岩、社皇庙等处石刻造像。大佛岩位于云龙山上,岩壁上有宋代雕造的华严三圣像,还有30余躯小像和大佛两侧身高3米的力士像。雷神洞内刻大日如来、文殊、普贤及雷公、电母、风伯、雨师行法故事和经变造像300余躯,多为南宋造像。千佛岩有摩崖造像21龛,291躯。其中以五代的观无量寿经变造像最为精美。
孔雀洞石刻景点。在双龙街孔雀山林原孔雀寺后崖壁间,有大小佛像10龛,现存70余躯。刻有孔雀明王像、三世佛、阿弥陀佛、观音经变图、大势至菩萨、优婆塞以及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系宋代雕刻。此处还有一高台座经目石塔。
庵堂寺石刻景点。在林凤镇新坝村唐家坪山腰,在一巨石上造像32龛,345躯,最高的1.1米,最小的10厘米。还有五代题记8处,此处系五代雕刻。这里有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和三佛、五佛、十佛、十六佛等。还有姿态各异的观音菩萨。最大的是观无量寿经龛。
三仙洞石刻景点。在高升乡洞库村彭家坡大成山腰,为明代造像。这里石窟6个,分别雕造三仙、三清、三身、儒家和刘备、关羽、张飞像,另有10龛十殿阎王地狱变造像,共计252躯。这里的儒释道三教合龛和地狱变造像很具特色。
狮子岩石刻景点。在瑞云乡圆门村张公寨雄如坐狮的岩石上,宋、明时开凿了7个龛窟,雕刻道教造像50余躯,并有明、清碑刻题记13处,均保存完好。
菩提寺石刻景点。在自治乡黄河村木鱼山上,山岩石壁上雕刻有23龛500余躯造像,现风化严重,主要有释迦说法图、西方三圣、十六观音等,系唐代造像。龛的雕刻也很具特色。
塔坡石刻景点。在林凤镇新坝村和大坡村,包括塔坡山顶和候家湾、支鹫山大通寺的石刻造像27龛,250余躯,主要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十八小佛、飞天等,还有佛塔、佛座、荷叶、荷花等雕塑,尤以华严三圣和阿弥陀佛壮观精美。此处造像系唐、五代、明、清雕像。 石刻沿革 安岳石刻始刻于公元521年的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五代和北宋。安岳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石刻造像呢?因为安岳在隋唐时期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地方,是古成渝道的交通要冲。民性淳朴,尤其是唐、宋时期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佛教、道教盛行,寺庙、宫观甚多,佛教、道教摩崖造像、刻经普遍。据县志记载,当时有寺庙100余座,寺庙均有造像,到今天寺庙已经不存在了,但造像仍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据可考的历史记载,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事实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更早。佛教什么时候传入安岳,现在没在发现确切的史籍记载。清道光《安岳县志》记载:“峰门寺在治东60里长林乡(今高升乡)峰门山,寺肇于隋…………”可知佛教在隋代已传入安岳。根据历史推测:南北朝是佛教盛行时期,寺庙林立,各郡县都有数十处乃至上百处,那么作为普慈郡,理当是佛教传入并开始建寺造像了,否则安岳石刻始于公元521年便没有依据了。
唐代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619),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九年(626),因为太史令傅奕的一再疏请,终于命令沙汰佛道二教,只许每州留寺观各一所,但因皇子们争位的变故发生而未及实行。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一共7所,这样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开展。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他以深厚的学养,作精确的译传,给予当时佛教界以极大的影响,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更有慈恩、律宗等宗派的相继成立。稍后,武后(684—704)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然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更加密切。此时新译《华严》,由法藏集大成的贤首宗也跟着建立。其后,玄宗时(712—756),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不久,安史乱起,佛教在北方受到摧残,声誉骤减。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南宗传播更多便利,遂成为别开生面的禅宗。但是当时国家历经内战,兵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之破坏,扩充庄园,驱使奴隶,并和贵族势力相勾结,避免赋税,另外还放高利贷设立碾等多方牟利。这样在经济上便和国家的利益矛盾日深,故从敬宗、文宗以来,政府渐有毁灭佛教的意图,到武宗时(841—846)就终于实现了。
从会昌二年到五年(842—845),命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综观当时拆毁大寺4600余所,小寺4万余,僧尼还俗26万余人,解放奴隶15万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当时佛教典籍的湮灭散失情况也极严重,特别是《华严》、《法华经》等的章疏,大半都在此时散失,以致影响到天台、贤首等宗派日趋衰落。密宗却发展很快,密宗,纯粹用陀罗尼(咒语)来作佛教的修习方便,这在当时的印度还是比较新鲜的事,但因中印间交通发达,很快地就传播过来了。相继来唐的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71—741),本来修学地点不同,分别传承胎藏界和金刚界的法门,及到达中国之后,互相授受,就融合成更大的组织AA接着经过一行(683—727)、不空(705—774)的阐述,更充实了内容,乃于一般的佛教而外,创立密教一宗。此宗带着神秘色彩,为统治阶级所特别爱好。当时几代帝王都对不空十分优礼,并以官爵相笼络,这样形成了王公贵族普遍信仰密教的风气。但不空以后,经惠果、义操、义真等数传,就逐渐衰颓。到了唐末,柳本尊在四川盛弘密法,虽已不是以前的面目,但对密教的发展还是起到了推进作用,这是安岳石刻密宗造像比较多的原因所在。
唐初,僧人宝月在县城东北25公里(今属姚市镇)建教中寺。盛唐时期,高僧玄应在县城西郊栖岩寺(今千佛寺)、南郊千佛院(后改名真相寺,在今圆觉洞)和八庙乡卧佛院主持建寺造像刻经,至今还保留有他的4处刻记,其规模之大,造像刻经之多,实属全国罕见。“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乱,人们纷纷逃避于寺院,更想祈求神灵的庇护,从而使安岳各地建寺造像之风兴起。安岳现保存的唐代造像区有八庙乡卧佛院、县城圆觉洞、千佛寺、林凤镇候家湾、岳阳镇圣水寺、菩萨湾、鸳大镇三教寺、长河乡石螺沟、青竹寺、人和乡云峰寺、白水乡西禅寺、永清镇佛耳岩等40余处。
五代是从公元907—959年的50余年间,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这时中国又南北分裂,北方是五代更迭,南方则先有前蜀、吴、吴越、闽、南汉,继有荆南、楚、后蜀、南唐诸国(通常连同北方在后周时割据独立的北汉、合称十国)。北方兵革时兴,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国家又对佛教执行严格的限制政策;南方则各国相安,社会比较安定,帝王都热心护教,因此两方的佛教,一则勉强维持,一则续有发展,其情况各不相同。北方从后梁到后汉,各代对于佛教多因袭唐代的旧规,但对僧尼的管理则比较严格。到了后周世宗显德2年(955)便毅然对佛教予以沙汰。凡未经国家颁给寺额的寺院,基本上一律废除,仅在原无敕额寺院的地方许留一、二所。又禁止私度,出家必须通过严格的读经试验。更禁止当时流行的烧身、炼指等眩惑世俗、残害肢体的行为。在南方,各国割据的局面,如吴越、南汉、闽国等,历时都比较长久,又大体相安,互不侵犯,各在境内还实施些有利民生的改良政策,使经济有所发展而社会日趋安定。各国帝王多有浓厚的宗教信仰,对于佛教的建寺、造塔、造像、写经,以至度僧,所以当时南地佛教始终在发展。唐代所有各宗派,到了五代时,只禅宗和天台宗因根据地在南方,条件优越,得到更大的开展。在四川,由于柳本尊密法得到许多人的信奉,名声大震,令蜀主王建叹服,对柳本尊的眩惑世俗,残害肢体的“十炼”十分赞许,并封为“瑜珈部主总持王”,使密宗达到兴盛,直至影响到安岳和大足等地,安岳当时就有毗卢寺(今毗卢洞)这样的川中主要的密宗道场。五代时期,中国佛教艺术无大发展。如在教煌石窟,五代所筑窟存33个,其中塑像仅保存了唐代的旧规模,壁画也缺乏生气。
五代安岳的佛教活动经久不衰,密教在安岳风靡一时,寺庙增多,大肆造像,现存县城圆觉洞、鸳大镇黄桷大佛寺、八庙乡寂光寺、驯龙镇菩提寺、高升乡大佛寺、林凤镇候家湾、庵堂寺、两板桥镇千佛岩、建华乡大菩萨岩等处石刻造像。
宋代,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到卫王祥兴二年(960—1279)320年间。宋代政权建立之后,一反前代后周的政策,给佛教以适当保护来加强国内统治的力量。建隆元年,先度童行8000人,停止了寺院的废毁。继而又派遣沙门行勤等157人去印度求法,使内官张从信往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窟。这些措施促使佛教传播逐渐恢复和发展。以后宋代各帝对佛教的政策大体未变,所以安岳和大足佛教造像均十分盛行。最后到徽宗时(1101—1125),由于特信道教,即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名称都道教化。这给予佛教很大的打击,但不久即恢复原状。宋代南迁之后,政府更加注意对佛教的限制。高宗时(1127—1162)即停止额外的度僧,图使僧数自然减少。但江南地区的佛教原来基础较厚,国家政策又有利用度牒征费及免役税等收入以为补充,故佛教还是能保持一定的盛况,一直到宋末。宋代一般佛教徒著重修持,故禅净两宗最为流行。但宋代很多宗师常联系净土信仰而提倡念佛的修行,这就帮助了一般净土宗的传播。天台宗对净土的关系尤见密切。后来由于各宗都倾向修行净土的举动,各地结社集会更多;有些寺院建筑了弥陀阁、十六观堂,专供念佛修行的场所,就越加在民间推广净土信仰,而成为风俗。特别是一些在家居士也相继提倡,于是净土法门逐渐形成一固定宗派。
安岳在北宋出了一批名僧,如宋真宗大中符年间(1008——1016)名僧可因在安岳县主持修复栖岩寺;庆历年间(1041——1048)名僧了月在安岳县主持修建真相寺和镌刻圆觉洞造像。南宋出现了文氏石雕大师,他们不仅在县内净慧岩等处造像,还去大足雕刻,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安岳现存宋代石刻造像区有县城圆觉洞、石羊镇华严洞、毗卢洞、岳阳镇净慧岩、鼎新乡茗山寺、双龙街乡孔雀洞等30余处。
南宋晚期,由于安岳雕刻艺人向大足转移,造像逐渐衰落。元代安岳人口大减,最少时70户,最多时800户,但崇佛的人仍不少,规模较大的道林寺(今属姚市镇)、国清寺(今属通贤镇)就在这时建成,但保存下来的造像几乎没有。明、清两代安岳佛教盛行,寺庙林立,名僧不少。这个时期的造像整体来说逐渐衰落,造像点多,但规模小,以茗山寺为代表。清代安岳石刻已然没落,雕像已显出拙劣,唯茗山寺东岳大帝造像还算精美,不过是募仿造像。这个时期木雕像还算很有风格,如三佛洞的释迦佛、圣观音、韦驮雕像。
道教东汉时期创立,后来不断发展。何时传入安岳?现据鸳大镇集圣山玄妙观两块唐碑和观前巨石上留下大量道教造像证实:安岳在唐开元年间道教即已盛行。唐朝的皇帝姓李,与老子是同姓,于是有一场攀亲的闹剧。唐高祖李渊即位的第三年,就有人告诉李渊,说在羊角山看到一个骑白马的老头,自称是李渊的祖宗,这就是老子,他预言姓李的可坐一千年天下。李渊听了自然很高兴,当即在羊角山立了老君庙,第二年又赶到终南山去祭祀老子。以后唐高宗李治,又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下令各州都要建立道观,还把《道德经》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科目,创办了道教的学校,由于皇帝的支持,道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安岳这个时期在县城附近金桥北崖(今北坝附近)已创建天庆观,在今高升乡大成山建立龙门观(今名三仙洞)。这个时期的造像,吸纳了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和雕刻手法,但造型更具有中国道士的形象。还出现了不少的佛道合龛。
宋朝的皇帝都信道教。尤其是宋徽宗赵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信道到了入迷的程度,一时道教大盛。但到了北宋末年,道教威信下降。金元时代,道教再度振作,并又分成两大派别,这就是北方的全真派和南方的正一派。在宋代,安岳铁峰山建有玉泉观,云台山建有梓潼观,城北10公里有元宗观,城西1公里建有清虚观,城北15公里画梁沟(今属通贤镇)老君岩有摩崖造像30余躯,可知宋代是安岳道教盛行的时期。
明朝以后,道教渐渐衰落,分化成民间秘密宗教,如八卦教、白莲教、红阳教、黄天教等。明代除了修复唐、宋时期大批道观外,在茗山镇(今龙台镇)建有梓潼观,嘉靖时在瑞云山雕刻道教造像50余躯,万历初在高升乡大成山三仙洞造像250余躯。清代安岳道教有所发展,新建的著名道观有康熙60年(1721年)募建于喜井乡(今属兴隆镇)大成山上的张道观,县城以东40公里长林乡(今属石羊镇)的刘昭观、县城东45公里的天灵观,县城以东35公里毛真观、县城西南20公里白岭之旁的玉虚观、城北万寿寺旁的玉皇观、驯龙场的道士观,以及兴隆镇老君岩和李家镇佛洞岩遗下的大量道教或佛道合龛造像等。民国时期,安岳道教开始衰落,道观日渐倒塌,造像极少。
由于历代王朝及佛教的兴衰,泥塑、木雕像的兴起,安岳石刻在明末清初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49年解放后,寺院、道观房舍多被机关单位占用或拆除分配给农民,僧尼、道士也分得田土房屋成为农民,参加劳动,有的还俗结婚。使大多石刻造像保护不力,处于露天旷野之中,受到风化。而且,佛教、道教摩崖造像及泥塑像多被捣毁。1966年至1976年,由于受“左”的干扰,卧佛院、圆觉洞、千佛寺、玄妙观、黄桷大佛等处不少造像惨遭破坏,这个时期是中国雕塑艺术遭受浩劫的时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今天参观安岳石刻时,很多精美的艺术品已没法再展现其魅力了,在深为中国古文明感喟的同时,也留给人们深沉的遗憾。
近现代安岳仍有不少石刻艺人,安岳石刻艺人继承了传统的工艺,石刻雕塑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全国享有胜名,许多寺庙所用的石刻雕像,特别是大型石狮,都是安岳当代石刻艺人的精心杰作。以雕刻石狮著称的东胜乡人石永恩,在全国颇有影响。石羊镇年20余的代石匠,雕刻的紫竹观音像、各种工艺砚台等石雕远销全国各大省市,作品供不应求。这个时期金刚洞、三佛洞、黄桷大佛寺等处的佛教造像,朝阳洞、真果观等处的道教造像都比较多,在艺术上,虽然已经不如历代造像,但也颇有古韵,在纯粹的世俗化、民族化的风格当中,还可窥见一丝神的仪采。
石刻分期
按安岳石刻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期:
一、唐代
唐代是安岳石刻造像的形成期,部分造像保留西方犍陀罗雕刻艺术遗风,但已呈现出逐步摆脱其影响的倾向。少数石刻保留了造型敦朴、线条粗犷的魏晋风骨,受唐代社会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大量的都属于面部丰满、高鼻垂耳、袒胸露肌、衣纹疏深,线条流畅、古朴典雅,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风格。在技艺上则渐由简致向精致圆熟,但对佛和罗汉造像线条仍然比较简单。
佛的造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妙相的特征。据佛经上说,佛与人和菩萨都是不同的。佛的面相是圆满的,故说佛面如净满月,佛的眉毛显白毫光,佛的舌是广长舌,佛的皮肤非常柔和,纹路非常细微。面如满月代表他的福德智慧圆满,证得真如法性。广长舌说明他在过去世中修行不谈假话、粗恶话、离间话等,舌伸出复额。还说佛的声音如狮子吼,雄壮而嘹亮。但在造像中,仅表现了面圆,部分造像表现了眉间的白毫光。
这个时期的菩萨造像倒是值得一提,多为镂空高冠,璎珞饰体,显得庄严、整洁、富丽,神气自如、肌肤丰润,轻纱透体,备极人性的健康和美丽。雕刻艺术手法上,以半圆雕为主,辅之以浅浮雕和线刻。造像多采用线面结合,形象塑造以丰润结合庄严妙相AA对衣褶的处理,多半是借助线条来表现其疏密的转折关系。
这个时期,属于显教题材的主要有:释迦说法图、阿弥陀佛、弥勒佛、观音、西方净土变、观经变、涅变等。属于密宗题材的主要有华严三圣、千手观音、地藏菩萨、药师经变等。主要在卧佛院、千佛寺石刻景区。
二、五代
五代是安岳石刻自成体系的过渡期,或者说是安岳石刻艺人在探索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和技艺表现手法,显得不成熟。刻期的龛窟形制单一且规模较小。主要见于圆觉洞和林凤镇庵堂寺。就艺术性而言,这个时期不如唐代造像,显然对唐风有所继承,但已失去了唐代富丽堂皇和恢宏大度。神性的减弱和世俗化的增强,使五代的石刻艺术风格趋于平实。多系平顶小龛,其佛的发髻作水波形的高发髻,一部分菩萨的花冠仍为晚唐的那种镂空花冠,一部分菩萨的宝冠平实,用线刻花纹代替了镂空,且璎珞减少。佛、菩萨的脸型不如唐代的造像丰满,衣纹呈圆弧形的深阴刻线条,薄纱覆体,刀法粗糙。一部分造像线条雕刻随意,衣褶处理生硬单一,没有工整匀称之感,身体结构大不同于唐代造像,也不成比例,头大身短小,形成一种表意抽象手法。唯有圆觉洞59号西方三圣龛,在造型风格上均为弧形,大胆使用圆刀技法,是当时蜀中少见的,在全国亦属罕见。
三、宋代
宋代是安岳石刻自成体系的极盛期。刻期的龛窟形制也比较单一,但规模大,主要见于圆觉洞、华严洞,茗山寺,就整体造像而言,以华严洞1号华严三圣窟造像最大,最为精美,堪称中国石刻艺术之中不朽杰作。就单个造像而言,以毗卢洞19号水月观音最为华美,堪称世界雕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另外,双龙街孔雀洞孔雀明王经变龛、毗卢洞柳本尊十炼修行窟也是非常壮观精美的。
如果说安岳唐、五代石窟艺术尚处于对川北石窟的借鉴和融合的渐变过程的话,那么,安岳宋代石刻则进入了自成一格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石刻显示出民族化的进程基本完成,世俗化、地方化的风格是其主要特点,神人合一是宋代造像的审美追求,人的美充分体现在最对称、和谐、协调,是合符比例,给人美的愉悦、美的享受。造像活泼生动而别具灵气,技巧洗炼圆熟而又极富写实倾向,不论规模宏大的造像场面还是单个的造像,均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创造力。这种石刻的风格和技艺手法,直接影响了大足石刻代表中国晚期石刻艺术风格的形成。综观这个时期的雕刻手法,比较多样化了,圆雕、半圆雕、浅浮雕、透雕(镂空)、线刻等。造型比例准确,形象刻画细腻,衣纹的处理突破过去以阴线刻和阶梯式表现衣褶的简单而生硬的手法,衣褶随形体结构而转折变化,宛如塑出,写实性极强。
四、元、明、清、民国
南宋以后,包括明、清、民国各代等,为逐渐蓑落时期,造像也形成了纯粹的世俗化、民族化的特点,少了神的庄严、肃穆,更多的具有人的形象、气质。三仙洞、狮子岩、老君岩、朝阳洞、朱家经堂、佛洞岩等,均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其数量不多,且多系摹仿品,也有不少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但远不及唐、宋雕塑的雄伟、精湛。
:四川广安灵泉寺摩崖石刻
:阳春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