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摩崖石刻
潮阳于东晋隆安元年置县(公元397年),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古文化遗产,其中历代的石刻和石刻引出来的历史故事,被称为天然露天书法博览馆和“刻在石头上的地方史”。
潮阳石刻遍布城乡,凡有山有寨有庵寺的地方,必有石刻,石刻从唐代至现代,时间跨越一千多年。
贵屿镇湄洲村古寨门的石刻“奎光门”,为唐代懿宗末年(公元874年)武烈将军苏石萱所题,是区内目前保存年代最久的石刻之一,相传唐文宗开元年间(公元836-840年)湄洲村始祖苏琳创建“彭州园”,因苏琳祖籍为四川彭州,为不忘其祖居地,故村名为“彭州”,因这里濒临练江,三面环水,后又改为“湄洲”。
潮阳东山是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存石刻200多处,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有唐代石刻“一柱擎天千古壮,独瓶挂壁万年春”,署款“长江巧”,旁有柱和瓶的浮雕,石刻字体苍劲挺秀。据《潮阳县志》记载:“唐大历初年,陈宝通在东岩寺削发为僧,参惠照和尚为师,题‘一柱擎天’联并刻石”;东岩卓锡寺屋顶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刻有“飞云”两个大字,书法挺秀雄浑,气势磅礴,大字旁边,刻有“至正丁未春灵武王用文篆”一行小字,王用文为宁夏灵武人,是元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元顺帝至正年间任潮州路总管,当他游览东山时,上仰峰峦如黛,下观百里千川,远处烟波浩渺,身旁云雾飞转,感慨万千,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飞云”二字。东岩金顶寺的一块石壁上,刻有“卓锡古寺”四字,为明嘉靖年间学者、江西巡按肖端蒙手书,东岩寺的另一块石壁上,刻有清初文学家汤钟岳的一首《游东岩》,石刻诗文、书法俱佳。东山北段,有建于明隆庆庚午年(公元1570年)的大北岩寺和小北岩寺,大北岩寺山上石刻“览胜”,为清末民初书法家杨雪立题书,书法苍劲,铜钩铁划,杨雪立为清末拔贡,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为汕头国粹学校校长,解放后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其孙杨锴也是汕头知名书法家。
海门莲花峰也有摩崖石刻群,其中有宋代至清代、民国现代的几十处石刻,较为著名的有“终南”二字石刻,相传为南宋丞相文天祥剑刻。史料记载,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兵抗元,驻兵海门,到海门莲花峰眺望帝舟,但见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以为此是中国最南地方了,故刻石“终南”。民间传说此二字为文天祥剑刻,此说史无考证,但据《潮阳县志》记载,此二字“为宋末丞相文天祥题刻”。另一大石上有楷书“古莲花峰”石刻,“莲花峰”系文天祥命名并题刻于石(见清乾隆《潮州府志》),又据清光绪《潮阳县志》记载:乾隆年间,参将吴本汉于“莲花峰”崖刻上加一“古”字,伪称其子“随父上任七龄吴皋书”,故民间传说“古莲花峰”之“古”字为七龄童补书并非事实。
近年来,很多海内外知名人士到潮阳考察和参观摩崖石刻,又留下了墨宝。1982年,赵朴初先生考察潮阳,在东山大北岩寺题写了高2.3米、宽1.8米的“禅”字,气势雄伟。刘海粟也在1982年游览潮阳时,在东山题写“文马碣”,在海门莲花峰题写“天风卷海涛”,赖少其、陈大羽、吴南生、商承祚等知名书画家也在潮阳留下墨宝石刻,为千年潮阳石刻增添新彩。(郭亨渠)
:清源山摩崖石刻
:《开封府题名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