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德之乡”的“德”字石刻
四川仪陇县是朱德元帅和战士张思德的故乡,因此,仪陇县又被称为“两德之乡”。
如果不是因为红色旅游,不是因为元帅故里,仪陇真的不太为世人所注意。在网上搜索“仪陇”,得不到更多的资料。
南充市仪陇县,古隶梁州,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秦属巴郡阆中县地,汉、晋时由巴郡阆中县和宕渠县分辖,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置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仪陇,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深丘地带,嘉陵江中上游,面积1767平方千米,下辖71个乡镇,人口105.2万人。东邻平昌,南界营山、蓬安,西接南部、阆中,北连巴中。
由于仪陇的“两路一桥”尚未建成,到仪陇要从南充经西充、南部,辗转而至仪陇。南充仪陇之奇:山顶县城,元帅故里,两德之乡
让人称奇的是,仪陇县城建在山顶上,金城山金城镇。
金城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在动荡的封建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军事价值,这可能是千百年来搬徙至此形成山顶县城的原因。
仪陇红沙土质,不宜蓄水,十年九旱,在山上更是如此。多年来在仪陇流传着这样的童谣:“好个仪陇城,山高路不平,出门就爬坡,脸脚难洗成。”
2005年,仪陇县城开始迁往嘉陵江边的新政古镇,百万仪陇人以无比的喜悦欢庆搬新城,表达了老城人们渴望改善生存环境的企盼!
将县城建在山顶上的,在中国也为罕见。
就在这样的地方,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一个元帅:朱德。
2006年,这是朱德诞辰120周年。
仪陇作为元帅故里,受到人们的注目。
朱德旧居位于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下。
旧居坐南向北,面积200余平方米,为清嘉庆末年修建的三合院农舍,正面有堂屋、厨房,为原始土筑墙壁。东厢为蚕房、煮酒房和客房,均为穿斗士结构。室内陈列有朱德少年读书时用过的条桌、桐油灯盏、装书的背篮、算盘、砚台等历史遗物。在蚕房里还保留着当年朱德家中养蚕的调温天窗和缫丝用的“东洋车”。室外还保存有朱德少年生活的遗迹、遗物。有他在劳动中使用过的石碾、石磨,有他栽植的嘉陵桑,有他耕种过的四方田,有他和小兄弟们淘的琳琅井…………
凡亲临旧居的人,看过朱德少年读书时那间昏暗窄小的阁楼以及他用过的简陋条桌、桐油灯盏,莫不为朱德在那样差的条件下勤奋读书的精神所感动。
一个山里的农民儿子,就是以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的精神,走出了深山,走遍了全国,远至法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朱德为新中国的建立创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至今让后人怀念。
再想想毛泽东,两人的少年时代的生活和读书环境是何其的相似。
就是这两个人,被当时的人称为“朱毛”,改写了中国现代史。
离旧居不远,还有朱德小时就读的药铺垭私塾、席家扁私塾遗址,以及朱德父母故居旧址、墓地、朱德故里碑等。
这里四面是山,地势奇特。从琳琅山眺望对面,可见三条山脉从中断裂,出现了一个通向远方的峡谷,使得这里的地形围而有缺。
当地人的风水说法:朱德父母故居位居琳琅山龙脉的龙头,丁家大院居龙尾。“龙头主贵,龙尾主富。”于是有了元帅朱德,有了大地主丁氏兄弟。
丁家大院号称“川北第一庄”,占地68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石拱门12道,108间房,走马转角楼,四水归堂,一大二小三天井。整个大院皆一楼一底,设有枪眼的护卫楼。从大院的建筑气势看,主大门略显小气,却正好又印证了客家民居集居住与防护为一体的谨慎建筑风格。院中12道石拱门上全部雕花并刻有激励后代与人为善、耕读传家的对联。大门一关,各家自成一体,大院自成一体。
仪陇还有一奇,就是“两德之乡”。
朱德、张思德——元帅与士兵来自同一乡。两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德”字。“两德”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仪陇县又因此被称为“两德之乡”。
仪陇是川陕革命老根据地。
仪陇人民为了生存、自由和解放,前仆后继,创造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7000多名仪陇儿女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其中5000多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2004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张思德牺牲而发表《为人民服务》60周年,而2006年又是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两德”,仪陇县书法家协会在县城金城山绝岩石上,镌刻了一个巨大的“德”字,以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德”文化。
这个“德”字摩崖石刻是20多位工人用120多天时间“刻”上绝壁的。字高、字宽各为20多米,面积达460平方米。这个大“德”是在朱德元帅的墨宝中“选”出并按照相应比例放大而成。
所属地区分类:四川省
:庐山摩崖石刻
:泰山摩崖刻石《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