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因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故名之。作为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此风俗始盛于唐代。
石敢当立于街巷之中,特别是丁字路口等路冲处被称为凶位的墙上。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字,在碑额上还有狮首、虎首等浅浮雕。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保平安,驱妖邪”,据考证来源自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前旧县村,现已遍布全国,远播海外。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石敢当”故事群,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
该视频为CCTV央视《国宝档案-泰山石敢当》纪录片,里面讲述了:“古代皇帝为何要在皇宫的四角摆放泰山石,以及泰山石敢当的历史典故”。
“泰山石敢当”的民间故事:
泰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壮士,姓石,名敢当。他很勇敢,什么也不怕,在泰山一带很有名。有些人被欺侮了,就找石敢当替他们打抱不平。一天,石敢当进城卖柴,见贴有王员外的告示:谁能为他家降妖,愿将女儿许配为妻。原来王员外有一千金小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幸被一妖精作祟,王员外请牛鼻子老道设坛捉妖,被妖精一脚踢下坛来,跌得头破血流。无奈才张榜求救。石敢当见义勇为,决心除害,他持宝剑藏在小姐房中,当妖精进来时,他举剑大喝一声:“泰山石敢当在此1妖精一听,吓得驾起妖风狼狈逃走。事后,王员外亲自把小姐送上泰山,和石敢当成了亲,小两口过起了美满日子。谁知妖精逃走后,又跑到别村去祸害。村民听说石敢当能驱妖,便来请他。可是,石敢当往这村赶,妖精又跑到那村去造孽。石敢当又没有分身法,怎么办呢?后来,聪明的妻子对他说:“何不把你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放在宅墙上镇妖呢。”于是,人们纷纷在石头上雕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立于墙根、街巷、桥头、要冲,以保村宅平安。
吕继祥说,泰山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平安”二字,表现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在各地的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的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以石敢当或者以石敢当为中心的泰山风物传说为蓝本,结合本地的具体事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群,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代表性的除刚才讲的石敢当壮士说外,还有石敢当与女娲神、黄帝的传说,石敢当是古代武士说,石敢当是神医说,石敢当是大夫说,石敢当镇宅辟邪说,以及泰山石敢当驱鬼、驱妖的几种版本,还有唐太宗与石敢当的传说、台湾地区石敢当传说等。在泰山地区流传的皮影戏里,也有一个代表剧目《石敢当捉鬼》,以表现石敢当为民除害为主要内容。但不管哪种说法,泰山石敢当都是被人格化的民间保护神形象。
泰山管委会副主任吕继祥。
泰山学院教授蒋铁生。
石敢当镇宅石。
因泰山而壮神威石敢当成为平安的使者
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关于泰山石敢当的历史记载又是怎样的呢?泰山学院教授蒋铁生为记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泰山石敢当是“石敢当”的传承与发展。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其本义就是:灵石可以抵挡一切。从民俗学来说,这源于古人对石头的原始崇拜。远古人类曾用石斧、石刀、石镰来猎兽、采掘、种植、取火、自卫……从艰难的洪荒时代顽强地生活下来。“石敢当”,正是对石头崇拜的流风余韵,是民俗学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镇宅石上出现“石敢当”字样是在唐朝末年。据宋代人王象之《舆地碑目记》记载:宋代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县令张纬维修县治,出土一块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诸字,是国内石敢当出土的最早的实物史料。
在明代以后,随着泰山信仰的发展,在各地石敢当的石刻中,有的加上了“泰山”二字。在传播中,石敢当和泰山石敢当同时存在。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字样的石刻,如“石将军”“石大夫”等,清代、民国年间以及当代,则以“泰山石敢当”为主。石敢当习俗,历经各代,达于今日。清代以来,在泰山周边还出现了祭祀石敢当的庙宇——石大夫庙,同时存在庙会“石大夫会”,还有以石敢当为题材制作年画的。
石敢当习俗经历了“石敢当”到“泰山石敢当”的发展,除了西藏和新疆,泰山石敢当习俗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流传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唐人街。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箔…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
蒋铁生先生认为,泰山石敢当和石敢当,都是对泰山崇拜的拓展,石敢当因泰山而壮威而走遍天下,泰山石敢当成为泰山的平安使者。它通过有形的石刻和无形的传说,把五岳独尊的泰山带到各地,从精神层面对中华子孙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蒋铁生说:作为泰山“平安山”的外化,有了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旁。
泰山南湖公园内的石敢当雕像。
石刻文字为载体石敢当造型呈现多样化
泰山石敢当习俗主要以石刻和其他材料的文字刻写为载体,其造型在各地都有所不同。
泰山周边地区的石敢当多为天然的泰山石,一般不加修饰,上面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去年在泰山南北又发现了石敢当的造像。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旧衙门和寺庙里的“泰山石敢当”,则大多以当地石头制作石碑,镶嵌在照壁上。豪门大户的石敢当石刻一般比较高大,制作精美,如山西乔家大院的石敢当等。泰山石敢当习俗在闽粤沿海尤为盛行,在传播中与福建沿海的风狮文化相结合,出现了造型多样的“泰山石敢当”,有的在石狮上雕刻“泰山石敢当”,还有的在文字上搭配北斗七星、狮子衔剑等图案。在澎湖东北季风最强劲地区,还出现了塔形石敢当,居民以许多石块砌成将近10层的石塔,以止煞驱邪。由于澎湖东北季风盛行,天气阴晴难测,受此影响,澎湖的石敢当几乎随处可见,蔚成地方特色。这种现象传到台湾地区,台湾民众历来也都把“泰山石敢当”看作平安的象征,称它为“无声的保镖……止煞祈福的万能神”。泰山石敢当也表现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门神“吞口”。西南少数民族的侗族、水族、白族、彝族等,将泰山石敢当与门神结合起来,在门上钉木制虎头,在虎口中书写“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习俗在日本以及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各国也有传播。日本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宫崎县,立于1868年。根据统计,日本全国的石敢当雕刻遗存总共有600多块。泰国首都曼谷多处可见“泰山石敢当”。马六甲众多的店铺门上方都有“泰山石敢当神之位”的碑石。据考证,马六甲华人的“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明朝郑和下西洋有关。
“平安文化”获认同石敢当有现实利用价值
由泰山石敢当不难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安如泰山”和“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并由此增加几分对泰山的敬意。吕继祥认为,泰山石敢当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所包含的“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的“平安文化”,反映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认知,因此它可以广泛传播;现代人仍然有泰山石敢当信仰的民俗存在,说明广大民众从古至今渴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泰山石敢当这种民俗事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另外,泰山石敢当习俗为中国广大地区和众多民族所认同并远及海外,其传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因此,它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在国内外广大地区的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石刻和造像,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有那些在民间口头传承的神话故事和民间艺人创作的神话戏曲等,都充分表现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创造力。泰山石敢当的“平安”文化内涵,与现实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源于泰山,遍布全国,传播海外,具有世界意义。
但可惜的是,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知,泰山石敢当的遗存保护不力。广大农村许多珍贵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工业占地、小城镇规划、旧村改造中损坏和丢失。吕继祥、蒋铁生等学者在泰山周边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有些百年以上的泰山石敢当石刻有的倒在路边,有的严重损毁。“如不加以保护过不了多久恐怕连30年以上的都难找到了。这类文化载体一旦遭到破坏,即无可挽回。”吕继祥说。
蒋铁生则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学界对这一民俗事象的研究不够,层面浅、成果少,民间神话传说出现衰微,了解泰山石敢当传说的人越来越少。
泰山石敢当刻字
泰山石因为具有美丽的外形和多变的纹理,再加上泰山石敢当在民间千百年来广泛的应用,令其声名远扬。有的朋友常问我们,泰山石刻字的好?还是不刻字的好?下面我们从多个维度,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
对于一些搞园林景观石工程的,他们通常会在公园、广场、或者是单位大门前放块泰山石,并在上面刻上公司名称或者是警句格言,这种有特殊需要的,只是作为景观考虑的,刻上字无可非厚。
刻了字的泰山石
如果,你是用于调理家庭或办公室风水用的。用刻了字的,或者是不刻字的均可。
然而,更深层次的说,建议采用不刻字的泰山原石比较好一些。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人,如果做了手术,就会元气大伤。同样的,泰山的石头本为天地所生,如果用工具在上面刻了字,就严重破坏了它的天然性和元气。
在广大农村百姓的房前屋后,常能看到砌在墙上的带有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的石板,那是用于化路冲用的。在农村,很多群众因为找不到真泰山石,所以,就在当地卖瓷砖建材的店里随便买块石碑,上面刻有刚才我们提到的五个字,然后砌在墙上,以图心理上的安慰。
泰山石敢当文化节
泰山石敢当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是泰山国际登山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9月份由泰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
泰山石敢当崇拜源于先民对劳动工具和生产经验的崇拜,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与泰山封禅文化交相辉映。平民信仰与帝王崇拜共同组成了国泰民安的泰山文化内涵。泰山石敢当遍布于全球的华人建筑,其避邪厌殃、祈福平安的精神内涵,成了凝聚全球华人情感的又一条纽带。
第一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泰山石敢当的当代精神内涵——“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第二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为海峡两岸搭建了又一大文化交流平台,为两岸民众架起了又一座情感联系的纽带桥梁
第三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还节于民间 共圆中华梦
第四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基层办节,服务于民;两岸情深,浓墨重彩
第五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泰山石敢当文化大集
第六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赶泰山石敢当文化大集,观最大的泰山石敢当剪纸,享地下漂流乐趣
:西夏碑
:《燕然山铭》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