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岘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天然的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清代冯云鹏在其专著《金石索》中说“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马衡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中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石刻岩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襄阳岘山摩崖石刻,是岘山乃至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录和见证,是岘山成为历史文化名山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市“四个襄阳”建设和发展旅游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我9年来的地毯式搜寻来看,岘山摩崖石刻共有11处,分为文字石刻和石刻造像两种。其中,襄樊铭、岘石石刻、郑家山摩崖题刻3处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8处虽已录入文物普查名单,但保护级别尚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查认定。
李曾伯纪功铭
李曾伯纪功铭。又名宋代摩崖襄樊铭。位于真武山东麓,东北距襄阳城1.5公里。宋代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在公元1251年派兵收复了一度被蒙古兵侵占的襄阳、樊城之后,为了铭记功绩,于1254年正月初一劈崖刻石。摩崖高4.4米、宽4.7米,边刻花纹。“襄樊铭”三字横刻于上部,内刻铭文76字,为阴刻楷书,字径30厘米,字迹工整,苍劲有力,虽经759年的风吹雨淋,至今仍很清晰。
摩崖刻记了南宋与蒙古激战中原争夺襄阳的历史,也说明了襄阳在历代所处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是研究襄阳历史和战争极为珍贵的文物,于1981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铭文为:大宋淳祐十一年四月二十有七日,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调都统高达、幕府王登提兵复襄、樊两城。越三年,正月元日铭于岘。其铭曰:壮哉岘,脊南北;繄墉壑,几陵谷;乾能夬,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大意是:壮丽的岘山啊,是南北大地的中脊,襄阳的城池,有如山陵深谷雄奇。圣主能英明决断,战乱中将它收复于我方。千年万载,将永远是我国的屏障。
岘石石刻
在襄阳城南4公里的岘山北坡,有一个自然溶洞,名栖霞洞,后来又称岘石洞、广阳洞。洞有两室共12平方米。这是岘山上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岘山文化和旅游的代表区域。洞口东西两侧石壁分别刻有“栖霞”、“啸月”题刻,洞口的上方与两侧另有自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题跋摩崖8块。
在岘石洞西南约20米的地方,有一数丈高的蘑菇状巨石拔地而起,上刻有“岘石”二字。岘石背面有“程九万诗并记”游记摩崖,计167字,阙六字。其铭为(□为缺字):“山旧有广阳洞,壶天阁,戎帅新加葺修,复搜抉两旁岩穴之秀,为栖霞,为啸月,为琴几,为棋台。尽发兹山之秘。既成,约漕及余来观,相与叹赏。久之,独恨未能引泉耳。戎帅欲余着语成五十六字,附行记,并题崖壁。帅守池阳程九万鹏飞书,漕桐乡朱致知仲格,戎帅河阳赵淳清老□。时庆元丁巳端午日。其诗曰:
苍岩绝顶俯晴川,佳处潜开小洞天。
琴几棋台谁是伴,霞栖月啸恍如仙。
凿山见骨雅多石,巡涧□□盍引泉?
留取摩崖今始□,勒铭他日似燕然。
勒石时间为庆元丁巳端午日公元1197年农历五月初五,距今800余年。序文部分记述了京西南路安抚使兼襄阳知府程九万(字鹏飞,池阳即今安徽贵池人)为文作诗的缘由。驻兵襄阳的鄂州都统赵淳(字清老,河阳即今河南孟州人)修葺岘山后,邀请程九万及京西南路转运使朱致知(字仲格,桐乡即今浙江嘉兴桐乡市人)共赏岘山美景。宋代官制历来“重文轻武”。尽管地方军、政、财、监四权分散,无统辖各权的职官,因安抚使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权限较宽。故贵为南宋三大招抚使之一的“戎帅”赵淳特请襄阳军政首领程九万赋诗题词。
程九万在欣赏此寺附近风光幽静的同时,感到美中不足的是寺的视线内没有泉水,“独恨未能引泉耳”。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有寺僧居住,水源是一个大的问题,否则寺不可能长久。我多次在岘石寺遗址的四周进行寻找。在寺的西南侧有一处小峡谷,虽然在枯水季节,已没有泉水流下,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当年泉水冲涮形成的峡谷和石垒。夏天我来这儿的时候,还有溪水潺潺呢。可能是作者觉得泉水离寺有些远,从视角上难免有些缺憾吧。在岘山的规划和开发中,有人建议,在这条溪水下游修建一个坝,蓄一些水,形成一道有山有水、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观,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楚岩石刻
在襄阳市区诸山中,有一座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名胜古迹很多。这就是羊祜山南的望楚山。据清乾隆《襄阳府志》记载:“望楚山,一名英山,又名马鞍山,县西南八里。旧有宋孝武帝宅,相传为帝所生,帝为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望楚山。山南有‘楚岩’二大字,河阳赵清老所书。”
望楚山海拔虽然只有335米,但自古都是文人雅士及登山爱好者喜爱的登临之地。除武陵王外,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曾两处在诗中提到此山,并写下《登望楚山最高顶》。2010年4月13日上午,我和陈家驹、红蓝、王立本一起,找到了“楚岩”两个字。
河阳赵清老,即宋代赵淳。赵淳是南宋京西北路招抚使兼鄂州都统制,赵淳祖父在靖康时率兵守备河阳(今河南省孟县),抵抗金兵,因河阳失陷,举家被金兵所杀,只有赵淳之父孤身逃脱,因此赵淳对金兵有切齿之恨。襄阳的几处石刻都和他有关。
楚岩石刻宽90厘米、高130厘米;“楚岩”两个字高45厘米、宽40厘米,保存完好无损。只是其它小字已辨认不清了,这让人多少有些遗憾。找到楚岩石刻,对于研究襄阳的历史文化和战役,确定望楚山的具体位置,以及加快岘山的开发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蛮王洞文字石刻及佛像石刻
蛮王洞位于岘山主峰南侧,为石灰岩溶洞,面积约120平方米。内有造像三组六尊,宋代题刻三块,其中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的一块,记载郡太守重阳日游襄阳城南诸峰一事。“嘉泰二年重阳日,郡太守杨辅嗣勋、转运使浦叔献勉道、都统制毛致通亮之,晓登汉皋,历楚岩,晚饮洞前,东望鹿门,西俯紫盖诸峰,汉水绕出其左右,抚昔人之遗迹,知兹游之为胜绝也!”左下角为“端平乙未小阳日三岘进士王庚至此”。
蛮王洞石刻非常珍贵,造像三组六尊,是截止目前有史料记载并保存基本完好的岘山两处造像石刻之一,也是同时具有文字石刻和造像石刻的岘山唯一一处胜景。
据我市文物专家王先福考证,三幅石刻造像一幅有坐佛一尊,风化严重。另两幅北幅为传统“一佛二弟子”造像,即释迦牟尼坐于莲座上,两侧各立弟子阿难、迦叶;南幅造像有两尊,左侧造像为弥勒佛斜坐于矮座上,他的左腿外侧雕刻一头有发髻的矮小立人,双手拢袖,反映的可能是世人膜拜弥勒图。三龛造像应为宋代同时所作。
三幅碑刻里,从北侧碑刻与南龛造像紧紧相连,下部象征性碑座直接托在佛像的右腿上,表明该碑刻与造像同时刻成。碑文风化严重,但经仔细辨认,其意思就是北宋大臣、曾官至宰相、当时的襄州知州夏竦与同僚张、董二人,于夏竦到任的当年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命人制作了这几龛造像。
刘秀洞佛像石刻
刘秀洞以传说王莽求刘秀的民间故事而得名。洞位于双背梁子西侧,西距卫东机械厂500米,为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洞口呈丁字型,宽约1米,高约3米,深25米,面积约40平方米。正壁上刻有佛像一尊。洞内暗不见光,需用手电筒等照明工具才能看清。
延庆寺石刻
据《襄樊市地名志》记载,“冲上首有延庆寺遗址,仅存摩崖石刻数处。”关于延庆寺,清代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古为兴国寺《旧志》云在城南岘山后,他不能详也。考:宋曾巩《跋丁道护书兴国寺碑》云隋开皇中建。今为延庆寺,在望楚山。碑阴书襄州镇副总管府长史柳止戈而下十八官员姓名。皮日休有《陪裴相公游襄州延庆寺》诗。又《旧志》:县南五十五里,有兴国寺,元至正中建,另一寺也。”清光绪版《襄阳府志》记载,“延庆寺隋开皇中建,兴国寺今为延庆寺,在望楚山。”
2012年12月29日上午,我和陈家驹、乔焕军在癞毒山冲山谷一处崖石下发现了四处人工打磨的痕迹,上面明显有字,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了。一处长2米5,宽90厘米,一处长1米2,宽60厘米,一处长2米,宽70厘米。还有一处是毛坯,没有字,长1米3,宽60厘米。石头的上方和中间,明显有三处人工打凿的石窝,是人工建筑的明显痕迹。
多年来,我一直寻找延庆寺摩崖石刻未果,有时我甚至怀疑是不是被开发炸石破坏了。这一处摩崖石刻的发现,终于证实了延庆寺的具体位置。
郑家山摩崖
郑家山只有119米,但因安葬了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郑继之而得名,山北有南北朝时谢庄游历的谢公岩、仙人洞及摩崖石刻。岩上有明代戴蒙题写的“苍岩”二字,可惜因年久风化已不可辨认。仙人洞东不远处有一块赵淳摩崖石刻,见证了距今800年一场鲜为人知的重大战役,摩崖凿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1992年12月16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内容为:“庆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将官以下,遍祭战将殁土于岩亭之野,酹酒焚币,成礼而去,清明復携家来此,遥睇松楸,用修时祀,河阳赵淳题”。战殁将士是指在抗金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寒食日是我国古代旧俗“寒食节”,即清明的前一天,酹酒焚币是古代一种祭祀形式。
七年后的开禧二年(1206年),一直驻守襄阳、已被朝廷任命为京西北路招抚使兼襄阳知府的赵淳上演了一出惊天动地孤守襄阳的惨剧。金人以20万大军进犯襄阳,宋将赵淳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以万余孤军死守襄阳三个月,击退了金兵的攻击,粉碎了金兵对襄阳90天的围攻,保全了荆襄九郡。同时大量火器的运用也使此战在中国火器史乃至世界火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襄阳作为南宋的重要军事屏障此役胜利对延缓南宋残余政权可谓举足轻重。可是由于政治原因,赵淳的功绩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宋史》中也没有为赵淳立传,若非赵淳幕僚赵万年留下的珍贵史料《襄阳守城录》及在襄阳城外保留至今的岘山石刻,恐怕世人难知赵淳的抗金英雄事迹。
甘泉或母泉石刻
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甘泉寺:“在县西六里,东晋时,僧慧远(道安大师弟子)建,寺后有甘泉洞。岩石嶙峋,泉水出石龙口中,甘洌异常。明万历中,仪卫司副王朝儒撰碑记。”2010年以来,我和襄阳市考古队杨一进行了多次的寻找。从对甘泉、甘泉洞的记载和现场遗迹的对比来看,我们认为甘泉寺在乔家冲西南方向的半山腰处。2012年10月,我市文史爱好者在望楚山东南方向下行50米处发现了一处碑座、石质水槽和甘泉、春日等字样的摩崖石刻,认为这儿就是甘泉寺。经读者跟贴和我仔细辨认,甘泉二字应为母泉为妥。不过,虽然不能最终断定是不是甘泉寺,但是发现这一处的石刻,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跃檀溪石刻
马跃檀溪处位于襄阳城西真武山北侧,东汉末年刘备马跃檀溪于此,石壁上篆刻有“马跃檀溪遗址”和“檀溪”几个大字。在旁边平地处,有清代记事碑。刘备从檀溪逃脱,往西奔水镜庄而去,遇司马徽推荐卧龙和凤雏,从而开创了一段三国历史和佳话。石刻和记事碑共同记述了180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
凤凰池石刻
孟浩然故里观音阁一带依山傍水,东可望鱼梁洲,远眺鹿门山,与习家池同为市内登临观赏胜地。阁下有凤凰池,水清见底,游鱼可数,常年不干。池旁岩石上刻有道光五年(1825年)“凤凰池”三个大字,亦可一观。
濯笔池石刻
刘备题字天峰晴眺。据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虎头山,上有濯笔池。云:汉昭烈尝濯笔于此。”从这一记载看,三国时汉昭烈皇帝刘备曾在虎头山上题过字。相传当时是九九重阳节,荆州牧刘表邀请刘备到岘山登高郊游,题字助兴。站在虎头山顶,刘备即兴写下了“天峰晴眺”四个大字。刘备收住笔,在山顶水池中涮了涮,池水顿时漆黑一片。后来襄阳人把刘备所写四个大字刻在虎头山石壁上,把刘备洗笔的水池称为“濯笔池”,并在山顶建“濯汉亭”,成为岘山重要名胜。
:中国知名摩崖石刻
:大唐天竺使出铭石刻